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中期张芬不至》
《山中期张芬不至》全文
唐 / 李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石堤春草碧,双燕向西飞。

怅望云天暮,佳人何处归。

药栏虫网遍,苔井水痕稀。

谁道嵇康懒,山中自掩扉。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ānzhōngzhāngfēnzhì
táng / duān

shíchūncǎoshuāngyànxiàng西fēi
chàngwàngyúntiānjiārénchùguī

yàolánchóngwǎngbiàntáijǐngshuǐhén
shuídàokānglǎnshānzhōngyǎnfēi

注释
石堤:堤岸。
春草:春天的草。
碧:绿色。
双燕:两只燕子。
向西飞:朝向西方飞。
怅望:惆怅地看。
云天:天空。
暮:傍晚。
佳人:美女。
何处:哪里。
归:回家。
药栏:种植药物的栏杆。
虫网:昆虫的网。
遍:到处都是。
苔井:长满苔藓的井。
水痕:水迹。
嵇康:古代人物,以懒散著称。
懒:懒散。
山中:山里。
自掩扉:自己关门。
翻译
春天的石堤边,青草如茵,两只燕子向西飞翔。
我惆怅地望着暮色苍茫的天空,那位美人如今又在何处归家呢?
药栏上布满虫网,苔藓覆盖的井台上水迹稀疏。
谁说嵇康懒散,他只是隐居山中,自己关上了门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中春日静谧的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期待。开头两句“石堤春草碧,双燕向西飞”勾勒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春意,石堤上的春草如同翠绿的波浪,而双燕则在碧空中自由地飞翔,显得既灵动又悠闲。

接着,“怅望云天暮,佳人何处归”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怀念之情。随着日暮时分,云天渐渐染上淡淡的暮色,诗人心中充满了对远方佳人的思念,渴望知晓他们现在身在何处。

“药栏虫网遍,苔井水痕稀”则是对山中景象的细腻描绘。药栏上爬满了藤蔓,而虫网也随之而生,显得自然界的生命力旺盛;至于“苔井水痕稀”,则可能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山中的寂寞。

最后,“谁道嵇康懒,山中自掩扉”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超然与逃避。这里提到的“嵇康”,即是嵇康,也就是西晋时期的文学家、音乐家,他因直言不讳而被诛杀。这两句通过提及嵇康,表达了诗人对于外界喧嚣和是非的淡泊态度,以及对山中生活的自在选择。

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却又蕴含深意,不仅描绘出了山野之美,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作者介绍

李端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雪化疑春雨,风和凑午晴。

如酥千亩润,似毯二牟萌。

允协时平秩,还欣物向荣。

明朝西直外,凭辇阅新耕。

(0)

东城怀古二首·其一

斗大东城劫屡史,漆园遗址尚纵横。

三公不使碑留字,一吏能教地得名。

道德五千宗老子,寓言十九出先生。

蘧蘧蝶影今都化,秋水犹余不断声。

(0)

清明即景

轻寒细雨恰初晴,忽忽清明节又更。

玉剪乍穿帘外燕,金梭忙织柳间莺。

惊看渔火村村换,爱听饧箫处处横。

况是花香并鸟语,游人触景最多情。

(0)

听蛙有感

池塘青草乱蛙鸣,断续风传断续声。

括耳未亭喧永夜,繁音又起怨长更。

为谁白眼嗔如许,讵为青苗气不平。

唤起惜花非汝意,官私到处不求名。

(0)

戒贪酒

终日昏昏惟吃酒,酕醄恶态不知丑。

劝君切莫好沉酣,心地清明还益寿。

(0)

岁在丙申虚度七十追思少壮犹不如人顾此龙钟讵堪惕励漫吟七律八章非敢用以征诗聊述鄙怀云尔·其二

豺獭犹知报本崇,腼然人面愧微躬。

试参宗祖栽培意,敢诩儿孙继述功。

逐日未妨为志士,移山一任笑愚公。

计倪原有谋生术,学步邯郸谢未工。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