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宵犹忆奉金钟,伏暑书邮久未通。
乍有清风来户外,不知新咏出函中。
才高岂但惊人座,年少须邀盖代功。
若问老夫同海鸟,姓名将换信天翁。
春宵犹忆奉金钟,伏暑书邮久未通。
乍有清风来户外,不知新咏出函中。
才高岂但惊人座,年少须邀盖代功。
若问老夫同海鸟,姓名将换信天翁。
这首诗《答刘汉臣见寄》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在明末清初时期的作品。诗中充满了对友人刘汉臣的深情厚谊和对其作品的赞赏。
首联“春宵犹忆奉金钟,伏暑书邮久未通”,描绘了诗人对往昔与友人相聚的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友人长时间未寄来书信的思念之情。金钟象征着珍贵的友谊,而伏暑则暗示时间的流逝,书邮的久未通则表达了等待的漫长与焦急。
颔联“乍有清风来户外,不知新咏出函中”,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巧妙地引出了友人的新作。清风象征着友人的作品给诗人带来的清新感受,而“新咏”则直接点明了友人寄来的书信中包含的新作。
颈联“才高岂但惊人座,年少须邀盖代功”,是对友人才华的高度赞扬。不仅是在场的人为之惊叹,更预示着他年轻时就能成就一代伟业,体现了对友人未来的期许和信心。
尾联“若问老夫同海鸟,姓名将换信天翁”,以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人自比为海鸟,而友人则如同信天翁,两者虽形态不同,却心意相通,共同翱翔于广阔的天空之中。这不仅是对友情的赞美,也是对彼此之间精神世界的共鸣的体现。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感联系和对友人才华的由衷赞叹。
曰余性质呐,谐物无言词。
游宦二十载,殊乏新相知。
依依乡闾爱,握手自丱羁。
臭味若椒茝,非是孰为思。
今年览云梦,飘飖来沙羡。
江汉一以会,秋水浮天垂。
广川起孤望,日落吹参差。
忆昔各年少,共戏澄江湄。
青天澹秋色,帆举风飔飔。
海月万里上,属酒酬清诗。
欢乐去不复,青鬓将成丝。
万事无不改,风景长如斯。
拂衣便可去,潜霍吾前期。
灯火城阙暮,剩年时一丝黄月,曾窥歌舞。
侠骨情肠仍我辈,收拾俊游心绪。
休重把鸾篦错许。
回首五湖烟水阔,锦帆泾相去无多路。
心惯捧,损眉妩。
画堂燕子归来误,尽栖身、寻常门巷,衔残飞絮。
欲叩故园春信息,一派妒花风雨。
便做出阴晴无据。
薄命蛾眉金莫赎,是分明绝塞胡笳语。
更莫问,卖珠苦。
剪断大江水,形势极嵯峨。
山河几度换主,一垒镇风波。
北去龙艘凤艒,西望琼花玉树,金粉杂鱼嵯。
一部《廿三史》,阅历让君多。乌衣巷,卢家妇,近如何?
皇孙啄死畿上,同室忍操戈。
乐府红笺唱罢,结束南朝残局,日下感江河。
艳迹妆台在,吾欲抱琴过。
莺燕重围,鱼龙百戏,画船争趁秋阳。
箫鼓声中,有人独立神伤。
当时曾泛鸱夷艇,怎重来、已失鸳行?
只银塘、一抹残霞,想见容光。
少年豪兴消磨尽,已伤秋伤别,况在他乡?
会过人稀,眼前愈觉苍茫。
分明妆阁无多路,隔重帘、便是三湘。
恼吴儿、木石无情,乱我柔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