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黄河》
《黄河》全文
元 / 刘秉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万仞昆崙顶上头,颓然委□下林丘。

九随地势曲千里,一返天源经百州。

积石西边才北转,太行南下已东流。

□匀一线穿沧海,直接银河浸斗牛。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黄河的壮丽与磅礴,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想象力,将黄河的自然景观与宏大的地理特征相结合,展现了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与深远影响。

首句“万仞昆仑顶上头”,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黄河源头的高峻,昆仑山作为中国西部的山脉之一,其高度象征着黄河之源的雄伟与不凡。接下来的“颓然委□下林丘”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描述了黄河从源头流向低处,最终融入大地的情景,其中的“□”字留白,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让人仿佛能感受到水流的流动与大地的广阔。

“九随地势曲千里,一返天源经百州”两句,进一步展示了黄河的蜿蜒曲折与漫长旅程。黄河自西向东,穿越众多省份,其路径如同一条巨龙,蜿蜒起伏,跨越千里的土地,最终回归到它的发源地。这里不仅描绘了黄河的地理特征,也隐含了其在中华大地上流淌的历史与文化意义。

“积石西边才北转,太行南下已东流”则继续描绘黄河的流向变化,从西至东,经过不同的地形地貌,最终汇入大海。这两句不仅体现了黄河的地理走向,也暗示了其在不同区域对当地环境与社会的影响。

最后,“□匀一线穿沧海,直接银河浸斗牛”两句,以极富想象力的语言,将黄河与更广阔的宇宙联系起来。黄河仿佛是天地间的一条纽带,连接着地球与天空,象征着自然力量与宇宙秩序的和谐统一。这里的“□”字再次留白,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让人感受到黄河不仅是地理上的存在,更是精神与文化的象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黄河这一自然奇观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壮观的自然景观,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赞美。

作者介绍
刘秉忠

刘秉忠
朝代:元   字:仲晦   号:藏春散人   籍贯:邢州(今河北邢台市)   生辰:1216-1274年

刘秉忠(1216-1274年),初名刘侃,字仲晦,号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邢台市)人。因信佛教改名子聪,任官后而名刘秉忠。元朝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刘秉忠是元初政坛一位很具特色的政治人物,对于元代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又是一位诗文词曲兼擅的文学家。至元十一年,逝世。元世祖赠太傅,封赵国公,谥号文贞。元成宗时,追赠太师,改谥文正。元仁宗时,追封常山王。 
猜你喜欢

送蕴白之京二首·其一

廿载风尘两鬓丝,眼中世局太离奇。

马蹄重踏春明路,只有西山似旧时。

(0)

岭南春词·其七

不知人事有冰霜,战退群阴玉魄强。

偶现色身仍本色,自开香界布天香。

(0)

寄刘铭伯

昨梦君从海上归,十峰轩畔解征衣。

觉来江浦潮初上,夜半开门月满扉。

(0)

题菊花诗卷·其一

北痛逆胡南篡贼,渊明心事菊花知。

看花不尽千秋感,残照西风又一时。

(0)

题画·其二

何处瓜牛旧结庐,六时宫殿震钟鱼。

大江东去月西上,自闭山门读道书。

(0)

梦题岳阳楼壁

梦拥灵旗宝纛行,鸾骖小驻岳阳城。

濛濛云气开南极,浩浩江流作楚声。

衡岳雁归秋万里,洞庭龙卧月三更。

他年记取题诗处,南纪群真抗手迎。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