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富诚非惮执鞭,安贫随分乐丘园。
两间茅屋青山下,赢得浮生避世喧。
求富诚非惮执鞭,安贫随分乐丘园。
两间茅屋青山下,赢得浮生避世喧。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物欲、归隐田园的生活状态。开篇“求富诚非惮执鞭,安贫随分乐丘园”表达了诗人对于财富的态度,不是刻意追求,也不因贫穷而忧虑,关键在于心中的满足与平静。接着“两间茅屋青山下,赢得浮生避世喧”则具体描绘了诗人隐居的生活场景,简单的茅屋位于青山之下,这种环境让诗人感到能够远离尘世的喧嚣,获得精神上的解脱。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清高脱俗、自在逍遥的情怀,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和简朴生活的向往。
翠壑无声涌碧鲜,品题谁许惠山先。
沈埋断础颓垣里,搜剔松根石罅边。
雪乳一杯分沆瀣,天光千丈落虚圆。
向来弃置行多恻,好谢东山悟道泉。
君貌平平尔。胡为乎、牢骚满腹,揶揄一世。
多恐功名无福相,耽误半生狐矢。
论天意,原非如此。
昨日偶然翻邸报,坐苞苴,毕竟千金子。
聊伴食,今之士。为农为贾良非是。
莫因他,饥驱势泊,变生别计。
如许二辞能了愿,赢得人呼狂士。
便富贵、干卿何事。
屠狗卖浆称密友,十余年,挈阔成生死。
常北望,愁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