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门西关失却柱杖,木平万载县里拾得。
恰似郑州却出曹门,何处待此左科禅客。
袁门西关失却柱杖,木平万载县里拾得。
恰似郑州却出曹门,何处待此左科禅客。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失紫竹柱杖颂》。诗中以“袁门西关失却柱杖”起笔,描述了一根重要的物件——紫竹柱杖的丢失,这在当时可能是一件大事,因为“木平万载县里拾得”,意味着它被意外地在偏远之地发现,显得尤为珍贵。接下来的“恰似郑州却出曹门”运用比喻,暗示了这个发现如同一件稀罕物从不寻常的地方流出,令人惊奇。最后,“何处待此左科禅客”则表达了对持有者或发现者的期待,希望这位左科禅客(可能是一位有修行的僧人)能妥善保管或赋予这根柱杖新的意义。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远,通过失而复得的柱杖,寓言般地传达了对世间事物流转和缘分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智慧与德行的崇尚。黄庭坚的诗歌风格素来注重意象和象征,这首诗也不例外,体现了他的艺术特点。
西来苦诗思,力疾自河汾。
访尔园亭共幽事,疏篱拥菊当斜曛。
能为膏肓驱二竖,更谈命脉经宵分。
天应不忌徐陈辈,使我得遇长桑君。
拟渡三江弄明月,漫游五岳披高云。
山川留得放歌叟,杖头百钱且沽酒。
有药可扶垂老身,检方已见回生手。
相逢两幸无重轻,诗与尔名同不朽。
奚童驱马一函书,人在高都几翘首。
所怀况值冰雪晨,去年倾盖知予真。
黄鸟鸣时好乘兴,遥认门前杨柳新。
恐君采药山中去,怅望桃花各自春。
终南据形胜,隐沦共墟里。
中有千年不死之真人,鹤发垂垂过两耳。
门无徵车道长存,平生懒到咸阳市。
青山有主百灵护,竹杖通灵山鬼妒。
化作苍龙乘海云,巨鲸伏鬣洪涛驻。
惊回任公钓,触倒扶桑树。
力穷万里知所归,掉头西秦灵复聚。
老夫神变物相因,内蕴不关天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