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埋山,瞢腾似梦,渐将成雨。
冥漾里,天际惟闻雁时语。
登高约近增惆怅,怕隔断钿车旧路。
记残月笼鞭,斜阳唤渡,几番迷误。烟树,昏如暮。
料影障芦江,认帆何处?横波怨汝,短长桥与遮住。
怕教望见残阳缕。又暗向、西风泪注。
想润透,彩云衣,犹倚江枫不去。
十里埋山,瞢腾似梦,渐将成雨。
冥漾里,天际惟闻雁时语。
登高约近增惆怅,怕隔断钿车旧路。
记残月笼鞭,斜阳唤渡,几番迷误。烟树,昏如暮。
料影障芦江,认帆何处?横波怨汝,短长桥与遮住。
怕教望见残阳缕。又暗向、西风泪注。
想润透,彩云衣,犹倚江枫不去。
这首《月下笛·秋雾》由清代诗人杜贵墀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浓雾弥漫,月色朦胧的画面,充满了凄美和哀愁的情感。
开篇“十里埋山,瞢腾似梦,渐将成雨”,以“埋山”、“瞢腾”、“成雨”三个意象,营造出一种迷蒙、朦胧的氛围,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轻纱覆盖,难以分辨真实与虚幻。接着,“冥漾里,天际惟闻雁时语”,在这样的环境中,只有远处雁群的叫声,显得格外清晰,增添了几分孤独与寂寥。
“登高约近增惆怅,怕隔断钿车旧路”,诗人站在高处,眺望远方,心中却充满了忧伤,担心自己与过去的记忆、熟悉的道路渐行渐远,无法再回到曾经的时光。接下来,“记残月笼鞭,斜阳唤渡,几番迷误”,通过残月、斜阳、渡口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时间流逝、人生迷茫的主题,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烟树,昏如暮。料影障芦江,认帆何处?”雾气中的树木如同黄昏一般昏暗,诗人想象着自己的身影被芦苇江水遮挡,寻找着远处的船只,却看不清方向,象征着人生的迷茫与探索。最后,“横波怨汝,短长桥与遮住。怕教望见残阳缕。又暗向、西风泪注”,通过“怨”字,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感慨,而“残阳缕”则象征着即将消逝的美好时光,诗人面对这即将消失的美景,不禁泪流满面,充满了对生命短暂的哀叹。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杏烟湿鬓秋千下,银蜡光寒曲屏画。
数漏闲过每睡时,月明微见堕游丝。
欲归自踏娉婷影,风动玉钗花亦冷。
屋贮娇愁锁幔纱,青丝嘶骑醉谁家。
管弦不动空台榭,梦与乌衣语中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