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月始一出,移时还小劳。
生涯依马磨,力作问蚕缲。
藤刺青阴密,楸花紫艳高。雨晴看烂漫,草径莫令?。
经月始一出,移时还小劳。
生涯依马磨,力作问蚕缲。
藤刺青阴密,楸花紫艳高。雨晴看烂漫,草径莫令?。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诗人身处斋中,对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与感受。通过“经月始一出,移时还小劳”两句,展现了诗人长时间闭门不出,偶尔外出的疲惫感,生活节奏的缓慢与内心的宁静交织。接着,“生涯依马磨,力作问蚕缲”则以生动的比喻,描述了生活的艰辛与劳作的繁重,马磨象征着日常劳作的循环往复,蚕缲则暗示了农事的繁忙与季节的更替。
“藤刺青阴密,楸花紫艳高”两句转向自然景观的描绘,藤蔓的青绿与楸树的紫色花朵形成鲜明对比,密布的藤刺与高挂的花朵,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隐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感慨。最后,“雨晴看烂漫,草径莫令”表达了在雨后的晴天里,诗人对烂漫景象的期待,同时也提醒自己不要让杂草遮蔽了通往美好事物的道路,寓意着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纯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既有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也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生活哲理的独特见解。
至正辛丑秋七月,官河无舟死鱼鳖。
钱唐城中十万室,凿井深通海鳅穴。
海底九乌朝并出,流金铄石气愈烈。
我无快刃斫旱魃,构孽为妖降吴越。
老巫歌舞帝不悦,真宰之罪何当雪。
天冠法师与天通,丹书铁券呼龙公。
石坛昼晦群神降,金支翠旗来半空。
举杯掷地霹雳从,澍雨一日声如硔。
三田白水禾芃芃,儿童满道歌年丰。
百金不顾归空同,师岂琐琐贪天功,笑汝蜥蜴能为龙。
食蜜不知苦,衣葛不知寒。
今晨出门去,始知行路难。
惊飙吹断蓬,沙碛何漫漫。
羸马缩如猬,霜花大于钱。
夜涉黄河冻,舟行不得前。
君肠辘轳转,我肠车轮盘。
王事有严程,去去勿惮烦。
弯弧落旄头,飞箭定天山。
会赋《铙歌》曲,论功万里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