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波阔,问悲秋宋玉,赋情何许。
见说红衣南岸客,坐受西风老去。
残画沧洲,余程水驿,头尾连吴楚。
林疏露出,瘦山江上无数。
时节烟景江南,阴阴浓绿,指点春归路。
一碧无情千树冷,今剩昏鸦尔汝。
客梦灯残,蛩声笛冷,又咽重阳雨。
宫沟何处,题红枉费情语。
洞庭波阔,问悲秋宋玉,赋情何许。
见说红衣南岸客,坐受西风老去。
残画沧洲,余程水驿,头尾连吴楚。
林疏露出,瘦山江上无数。
时节烟景江南,阴阴浓绿,指点春归路。
一碧无情千树冷,今剩昏鸦尔汝。
客梦灯残,蛩声笛冷,又咽重阳雨。
宫沟何处,题红枉费情语。
此诗《念奴娇·落叶》由清代诗人杨玉衔所作,以“落叶”为题材,借物抒情,表达了深沉的秋意与时光流逝之感。
开篇“洞庭波阔”,描绘出广阔浩渺的洞庭湖面,波澜壮阔,引人入胜。接着,“问悲秋宋玉,赋情何许”,借用宋玉悲秋的典故,引出对秋天的感慨,情感深沉而哀婉。诗人通过“见说红衣南岸客,坐受西风老去”一句,将自然景象与人的生命状态巧妙结合,红衣象征着生命的繁华与短暂,西风则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形象地表现了生命在自然规律面前的脆弱与无奈。
“残画沧洲,余程水驿,头尾连吴楚”三句,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萧瑟与辽远,画面感极强,仿佛一幅动态的水墨画卷,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苍凉。接下来,“林疏露出,瘦山江上无数”两句,通过描绘稀疏的树林与孤独的山峰,进一步强化了秋天的寂寥与空旷,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孤独与无常。
“时节烟景江南,阴阴浓绿,指点春归路”几句,虽然表面上是在描述江南春天的景色,但实际上却暗含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形成了一种时空交错的美感。而“一碧无情千树冷,今剩昏鸦尔汝”则直接点明了秋天的凄冷与荒凉,通过对比,更加强化了季节变换带来的深刻情感体验。
最后,“客梦灯残,蛩声笛冷,又咽重阳雨”几句,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具体的场景中,通过描写客居异乡的人在灯残、蛩鸣、笛声中度过重阳节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宫沟何处,题红枉费情语”则以一种略带讽刺的口吻,表达了对某些行为或情感表达方式的反思,暗示了在现实面前,许多美好的愿望和情感表达可能显得无力或徒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空间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独到见解,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