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潦倒信浮沈,已绝名言祇树林。
净界月皴松影细,荒台雨渍藓痕深。
愁中看雁能无泪,客里闻鸡尚有心。
欲问遗芳寻断碣,候虫切切和孤吟。
生涯潦倒信浮沈,已绝名言祇树林。
净界月皴松影细,荒台雨渍藓痕深。
愁中看雁能无泪,客里闻鸡尚有心。
欲问遗芳寻断碣,候虫切切和孤吟。
这首清代姚念曾的《开元寺题壁用杜樊川题开元水阁许丁卯寓开元精舍韵(其二)》描绘了诗人身处开元寺的孤寂心境。首句"生涯潦倒信浮沈"表达了诗人生活的困顿与飘泊不定,如同随波逐流。"已绝名言祇树林"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远离尘世喧嚣,只剩下树林为伴。
接下来的两句"净界月皴松影细,荒台雨渍藓痕深"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出寺庙环境的寂静与沧桑,月光下的松影和雨后的苔痕都显得格外深沉。诗人借景抒情,将自己的愁绪融入其中。
"愁中看雁能无泪,客里闻鸡尚有心"写诗人身处异乡,看到北雁南飞触动了思乡之情,听到鸡鸣仍保持清醒,显示出坚韧不屈的精神状态。
最后两句"欲问遗芳寻断碣,候虫切切和孤吟"表达了诗人想要探寻前人遗迹的愿望,而周围只有虫鸣声声,仿佛在应和着他的孤独吟唱。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对过去的追忆。
清溪溪上竹无数,爱竹移家竹林住。
阶前老竹铿玉声,秋夜读书沾竹露。
书声绕屋杂竹声,竹色侵书助书趣。
竹根个个长龙孙,竹上鸾凰亦来聚。
有时携琴倍竹弹,两袖清阴分竹翠。
云梢月干竹弄影,杖竹寻诗过桥去。
平生性癖亦爱竹,不问主人造竹所。
君不见一筇投陂忽变化,万卷幡胸胜插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