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言客天都,雪花一夜厚。
高卧众峰巅,梦饮酌北斗。
忽报朗公来,使我梦却走。
披衣与之坐,莲花出其口。
灵光寒照人,空色消万有。
送之出门去,残雪在枯柳。
薄言客天都,雪花一夜厚。
高卧众峰巅,梦饮酌北斗。
忽报朗公来,使我梦却走。
披衣与之坐,莲花出其口。
灵光寒照人,空色消万有。
送之出门去,残雪在枯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叶太叔在雪日接待朗公来访的情景,充满了禅意和自然之美。
首句“薄言客天都,雪花一夜厚”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雪夜天都山的壮丽景象,雪花覆盖大地,一片洁白,营造出宁静而神秘的氛围。接着,“高卧众峰巅,梦饮酌北斗”两句,诗人想象自己在群峰之巅沉睡,梦中与北斗星共饮,既展现了超脱尘世的意境,又暗含着对宇宙奥秘的向往。
“忽报朗公来,使我梦却走”描绘了朗公来访的惊喜,使诗人从梦境中惊醒,准备迎接这位尊贵的客人。“披衣与之坐,莲花出其口”则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了朗公的非凡气质,他口中仿佛能吐出莲花,象征着智慧与纯洁。
“灵光寒照人,空色消万有”进一步深化了诗中的禅意,灵光闪烁,照亮周围的一切,仿佛一切物质的存在都变得虚无,只剩下心灵的纯净与真实。“送之出门去,残雪在枯柳”最后两句,诗人送别朗公,只见门外残雪覆盖在枯柳之上,这一景象既是对离别的感慨,也暗示着自然界生生不息的循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与来访者之间超越世俗的交流,以及对自然与宇宙的深刻感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世界和自然美的追求。
一著谗书未快心,几抽胸臆纵狂吟。
管中窥豹我犹在,海上钓鳌君也沈。
岁月尽能消愤懑,寰区那更有知音。
长安冠盖皆涂地,仍喜先生葬碧岑。
元日争朝阙,奔流若会溟。
路尘和薄雾,骑火接低星。
门响双鱼钥,车喧百子铃。
冕旒当翠殿,幢戟满彤庭。
积岁方编瑞,乘春即省刑。
大官陈禹玉,司历献尧蓂。
寿酒三觞退,箫韶九奏停。
太阳开物象,霈泽及生灵。
南陌高山碧,东方晓气青。
自怜扬子贱,归草太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