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歌风台·其四》
《歌风台·其四》全文
明 / 徐渭   形式: 乐府曲辞

骓渡江,八千从。非父老是使彼,安识籍与梁。

巴蜀公,缟新城。奉三老教发帝丧。

义兵若河日以东。

乃知王者,师上亲长礼教下首功。

蜀公亲历效验明。乃知猛士,难四方守易战攻。

谁兼不蹄买蹀骢。击太牢,祀鄹乡。

听叔孙通,徵鲁诸生。惊礼四公,远来于商。

(0)
鉴赏

此诗《歌风台(其四)》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通过描绘历史人物和事件,展现了对古代帝王礼制与军事力量的深刻理解。

首句“骓渡江,八千从”引用了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起义的故事,形象地展示了英雄豪情与壮志。接着“非父老是使彼,安识籍与梁”,通过对比,强调了项羽对父老乡亲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敌人的清醒认识。

“巴蜀公,缟新城”则转而描述了另一段历史,可能是指三国时期蜀汉的公孙述,他身着白色丧服,体现了对先帝的哀悼之情。“奉三老教发帝丧”则进一步强调了尊老敬贤的传统美德。

“义兵若河日以东”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义兵比作黄河之水向东流,象征着正义的力量不可阻挡。“乃知王者,师上亲长礼教下首功”则揭示了王者之道,即以礼教为先,以实际行动为后,体现了治国理政的智慧。

“蜀公亲历效验明”表明了蜀公亲自经历了这些事情,并且验证了它们的真实性。“乃知猛士,难四方守易战攻”则表达了对勇猛将士的赞美,同时也指出守卫国家的艰难与战争的残酷。

“谁兼不蹄买蹀骢”一句,可能是在感叹没有谁能像那些英勇的战士一样,即使在战场上也能保持冷静与勇敢。“击太牢,祀鄹乡”描述了祭祀仪式,体现了对祖先和神灵的尊敬。“听叔孙通,徵鲁诸生”则提到了叔孙通召集鲁地学者,反映了教育与文化的传承。

“惊礼四公,远来于商”最后两句,可能是在赞扬某位杰出人物,他不仅受到四方的尊敬,还远道而来参与重要事务,体现了其非凡的影响力和贡献。

综上所述,《歌风台(其四)》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古代社会的礼仪、军事、政治、文化等多个层面,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作者介绍
徐渭

徐渭
朝代:明   号:天池山人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521—1593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
猜你喜欢

赠东皋讲师

飞锡曾闻五台去,云间瑞相是耶非。
峨眉清现更奇绝,万里白头吾未归。

(0)

赠罗竹山术者

此君乃肯与人事,辩舌生风有竹山。
何似竹林惟痛饮,嗒然臧否两相閒。

(0)

赵君宝宣慰别三十五年矣末由再晤近张倩仲实

毅斋大老除机关报绶,名节尤偏无所尊。
曾是胪传第一唱,却留衣付外诸孙。
挹挼柳汗初承渥,称泛霞觞共拜恩。
尚记吾家多夙契,何当握手得重论。

(0)

倦书图

日长偏困校雠人,袖手旁观亦欠伸。
一觉黑甜酣午枕,绝怜识字苦劳神。

(0)

挽陈本斋尚书

天俾公多寿,人知道不孤。
超然一室内,不与万波俱。
甲子机关报诗稿,烝尝旧布襦。
何妨传遗老,文字照龟趺。

(0)

次韵洪帅喜雨

感孕妙处捷风雷,造化於人岂远哉。
见说商霖一尺字,向前车马待公来。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