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提何代辟,峡势似盘成。
四野窗中尽,三山槛外平。
梵随兜率落,香过竹林清。
欲谢尘缘去,茅庵从此营。
招提何代辟,峡势似盘成。
四野窗中尽,三山槛外平。
梵随兜率落,香过竹林清。
欲谢尘缘去,茅庵从此营。
这首诗描绘了峡山寺的壮丽景色与宁静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首联“招提何代辟,峡势似盘成”,开篇即以“招提”点出寺庙所在,暗示其历史悠久,而“峡势似盘成”则以生动的比喻描绘出峡山的险峻与蜿蜒,为后续景色的铺陈奠定了基础。
颔联“四野窗中尽,三山槛外平”,进一步展示了寺庙所处的广阔视野与宁静环境。通过“四野”与“三山”的对比,既突出了视野的开阔,又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这里的“尽”与“平”字,分别从视觉和心理层面,强调了空间的无限延伸与内心的平静。
颈联“梵随兜率落,香过竹林清”,将视线转向寺庙内部与周边环境的融合。这里,“梵随兜率落”描绘了寺庙内宗教活动的庄严与神圣,而“香过竹林清”则通过香气的流动,展现了自然与宗教的和谐共存,以及寺庙环境的清新宜人。
尾联“欲谢尘缘去,茅庵从此营”,表达了诗人对遁入空门、远离尘世的向往与决心。通过“欲谢尘缘”这一愿望的表达,以及“茅庵从此营”的实际行动,展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与内心宁静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峡山寺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寺庙的庄严与宁静,也传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之情。
楼头叠鼓已三严,起听秋声满四檐。
山叶落频风绕树,露蛩吟苦月当帘。
烟寒铜兽催香换,漏促金壶报箭添。
笑我原无食肉相,只思莼鲙荐吴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