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岁初喜大人回自岭南遂携儿谔北行送之·其一》
《岁初喜大人回自岭南遂携儿谔北行送之·其一》全文
元 / 吴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乍喜吾亲返,还携稚子行。

风沙千里道,雨露九重城。

旧帆江潮远,新装岭瘴清。

长秋官属盛,去可接簪缨。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迎接亲人归来,随后又与孩子一同前往岭南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亲情的珍视和对旅途的感慨。

首句“乍喜吾亲返”,表达了诗人初次见到亲人归来的喜悦之情,一个“乍”字,生动地展现了这份惊喜与激动。接着,“还携稚子行”则透露出诗人不仅自己欣喜,还带着孩子一同踏上旅程,体现了家庭成员间的紧密联系。

“风沙千里道,雨露九重城”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旅途的艰辛与遥远。千里风沙象征着路途的艰难,而九重城则暗示了目的地的遥远与复杂,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旧帆江潮远,新装岭瘴清”则将目光转向了即将离开的场景。旧帆代表过去的旅程,江潮远去象征着离别的不舍;新装则预示着新的开始,岭瘴清则暗示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这两句既是对过去旅程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生活的展望。

最后,“长秋官属盛,去可接簪缨”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前往之地的期待与向往。长秋官属盛意味着目的地是一个充满活力与繁华的地方,去那里可以接触到更高层次的社会生活,接簪缨则暗示了社会地位的提升,体现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亲人团聚与分别的场景,以及旅程中的自然景观与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吴莱
朝代:元

(1297—1340)婺州浦江人,初名来,字立夫,号深袅山道人。吴直方子。从学于方凤,博极群书。仁宗延祐七年以《春秋》举进士,不第。退居深袅山中,穷诸书奥旨,著《尚书标说》、《春秋世变图》、《春秋传授谱》、《古职方录》、《孟子弟子列传》、《楚汉正声》、《乐府类编》等书。后以御史荐,授长芗书院山长,未上卒。私谥渊颖先生。有《渊颖集》 
猜你喜欢

凤凰台

白云苍藓古台基,忆得当年凤去时。

深慕楚狂歌往谏,空怀虞德见来仪。

英雄磨灭青山在,梧竹凄凉落日悲。

草满鹭洲吟思远,薄材难和谪仙诗。

(0)

壬寅日长至兀坐不出寄卢敬斋知州

少年挑闼思冬至,老境飘零怯岁阑。

梅友为谁呈晚节,竹君空自傲清寒。

豪宗足食占云易,闾左无衣祷雪难。

愁绪不妨添一线,醉闻儿女劝加餐。

(0)

春烧

日落山前野烧生,白茅黄苇地初晴。

明朝却赋雉带箭,呼酒冈头看火城。

(0)

邂逅

绝不相思思转深,隔年看见到如今。

飞花着雨犹粘树,残线临风强度针。

事秘怕人偏料得,梦醒还自费追寻。

如何邂逅翻羞涩,心在郎边眼在心。

(0)

水调歌头·其十二谈玄柬浚川

我有先天气,日日透三关。

走上昆仑绝顶,奔入绛宫安。

飞洒鸦桥甘露,凝结玄珠黍米。八九互回还。

风雷起中夜,龙虎护初丹。又何妨,铅汞老,药苗残。

静里调停心息,呼吸自闲闲。

出入原通橐龠,烹熏不须垆灶,水热火偏寒。

兴来游八极,醉里度三山。

(0)

沁园春·其七题李镜月庐游日记次西樵韵

奇绝青莲,几辆芒鞋,直踏匡江。

向香炉峰下,呼来慧远,珠帘谷口,吸出康王。

五老婆娑,九云飘渺,三叠流泉喷石冈。还识否?

是庐山面目,仔细端相。小奚亟解诗囊。

看摇笔高吟字万行。

笑近骑白鹿,踢翻星渚,远携黄鹤,飞过浔阳。

君已逍遥,仆犹惆怅,画壁鸣琴寄兴长。

问何日,把惊人谢眺,搔首青苍。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