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止详华,文章尔雅,金銮恩异群彦。
尘断银台,天低鳌禁,最是玉皇香案。
燕公视草,星斗动、昭回云汉。
对罢宵分,又是金莲,烛引归院。年来偃藩江畔。
赖湖山、慰公心眼。碧瓦千家,少借裤襦馀暖。
黄气珠庭渐满。望红日、长安殊不远。
缓辔端门,青春未晚。
进止详华,文章尔雅,金銮恩异群彦。
尘断银台,天低鳌禁,最是玉皇香案。
燕公视草,星斗动、昭回云汉。
对罢宵分,又是金莲,烛引归院。年来偃藩江畔。
赖湖山、慰公心眼。碧瓦千家,少借裤襦馀暖。
黄气珠庭渐满。望红日、长安殊不远。
缓辔端门,青春未晚。
这首诗名为《天香》,创作于宋代,由著名文学家、官员毛滂所作。诗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追求,以及对高洁生活状态的向往。
"进止详华,文章尔雅,金銮恩异群彦。"
开篇即展现出诗人对于文学艺术的高度评价,"进止"指的是行文步骤得当,"详华"则形容文章华丽而不失庄重,"文章尔雅"表明了对高水平、优美文章的追求。而"金銮恩异群彦"则是说诗人得到君主的特别恩宠,与众多文学家相比有着不同的才华。
"尘断银台,天低鳌禁,最是玉皇香案。"
接下来描绘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尘断银台"象征着远离世间尘嚣,"天低鳌禁"则形容了一种仙境般的氛围,而"最是玉皇香案"则直接点出了这是一种高洁、神圣的香气,是由最高统治者——玉皇所使用的。
"燕公视草,星斗动、昭回云汉。"
这里诗人以"燕公"自称,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地位,同时通过"视草"来暗示对自然之美的观察和感悟,而"星斗动、昭回云汉"则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与宇宙交融的情景。
"对罢宵分,又是金莲,烛引归院。"
诗人在夜深时分,与友人相对而坐,享受着"金莲"(可能指一种高贵的花朵或香气)的美好,而后文"烛引归院"则表明了一个温馨、祥和的晚上生活。
"年来偃藩江畔。赖湖山、慰公心眼。"
诗人回忆起往年的生活,可能是指在某个地方度过的一段时光,而"赖湖山、慰公心眼"则表明了对那片山水的依恋和内心的安慰。
"碧瓦千家,少借裤襦馀暖。"
这里描绘了一种平凡而又温馨的生活场景,"碧瓦千家"形容了普通人家的屋顶,而"少借裤襦馀暖"则表明了即便是寒冷的季节,也能感受到生活中的小确幸和温暖。
"黄气珠庭渐满。望红日、长安殊不远。"
诗中接下来的几句,继续描绘了一种美好而又充满希望的情景。"黄气珠庭渐满"可能是指一种富足而又祥和的生活,而"望红日、长安殊不远"则表明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以及对于都城长安(即现在的西安)的渴望。
"缓辔端门,青春未晚。"
最后两句,诗人以一种从容不迫的心态,来面对生活,"缓辔端门"表明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状态,而"青春未晚"则是说尽管时间在流逝,但自己内心的活力和朝气依旧。
这首诗通过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高洁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憧憬和热爱,以及他对文学艺术的高度评价。
黄金鞘里青芦叶,丽若剪成铦且翣。
轻冰薄玉状不分,一尺寒光堪决云。
吹毛可试不可触,似有虫搜阙裂文。
淬之几堕前池水,焉知不是蛟龙子。
割鸡刺虎皆若空,愿应君心逐君指。
并州难绾竟何人,每成此物如有神。
重登大学领儒流,学浪词锋压九州。
不以雄名疏野贱,唯将直气折王侯。
咏伤松桂青山瘦,取尽珠玑碧海愁。
叙述异篇经总别,鞭驱险句最先投。
碑文合遣贞魂谢,史笔应令谄骨羞。
清俸探将还酒债,黄金旋得起书楼。
参来拟设官人礼,朝退多逢月阁游。
见说云泉求住处,若无知荐一生休。
牛吒吒,田确确。
旱块敲牛蹄趵趵,种得官仓珠颗谷。
六十年来兵蔟蔟,月月食粮车辘辘。
一日官军收海服,驱牛驾车食牛肉。
归来攸得牛两角,重铸锄犁作斤斸。
姑舂妇担去输官,输官不足归卖屋。
愿官早胜雠早覆,农死有儿牛有犊,誓不遣官军粮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