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飨》
《大飨》全文
明 / 汪广洋   形式: 古风

诸侯谨述职,方伯敬来同。

后世尚斯典,往古有遗风。

维兹献岁始,大钧妙化工。

川泳云飞间,罔不被薰融。

至尊垂衣裳,隽髦蔚景从。

土宇日已广,民物日已丰。

匪文莫附远,匪武孰成功。

不有劝赉美,恩意何由通。

乃命行大飨,礼数极雍雍。

三公相左右,百辟叙西东。

祥飙临宁来,旭日当天红。

佳肴荐修脯,旨酒酌春缸。

舞干何孑孑,击鼓何鼕鼕。

丽曲被朱弦,清磬和考钟。

尊卑同一欢,遭遇靡易逢。

岂惟浃和乐,厚在肃仪容。

自昔周室时,君臣期令终。

颂歌咏凫鹥,锡予赋彤弓。

其庆何绵绵,其音何沨沨。

所以亿万载,慨念思无穷。

小臣奏雅章,稽首对九重。

(0)
鉴赏

此诗《大飨》出自明代汪广洋之手,描绘了古代祭祀典礼的庄严与隆重。诗中以“诸侯谨述职,方伯敬来同”开篇,展现了诸侯方伯恭敬地履行职责的情景,体现了古代社会的等级秩序与礼仪规范。

接着,“后世尚斯典,往古有遗风”,表明这种祭祀传统不仅流传至今,也追溯到遥远的过去,强调了其历史的连续性和文化的重要性。诗人进一步描述了岁末时节,大自然万物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象征着生命的繁荣与希望。

“至尊垂衣裳,隽髦蔚景从”描绘了皇帝身着华服,群臣围绕其侧,场面庄严肃穆。这不仅展示了皇权的威严,也体现了君臣之间的和谐关系。随后,“土宇日已广,民物日已丰”表达了国家疆域的扩大与人民生活的富足,体现了盛世景象。

“匪文莫附远,匪武孰成功”强调了文化和武力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说明了只有文治武功并举,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接下来,“不有劝赉美,恩意何由通”表达了通过赏赐与恩惠来加强统治与团结民众的思想。

“乃命行大飨,礼数极雍雍”点明了举行盛大祭祀活动的目的,通过一系列繁复的礼仪来表达对天地神明的敬仰与感恩。诗中详细描绘了祭祀仪式的各个环节,如三公左右站立、百官按序排列、祥风降临、旭日初升、佳肴美酒、舞蹈击鼓、音乐和谐等,展现了仪式的庄重与和谐。

“尊卑同一欢,遭遇靡易逢”强调了在这一神圣时刻,无论地位高低,人们都能共享欢乐,体现了社会的和谐与平等。最后,“岂惟浃和乐,厚在肃仪容”总结了此次祭祀不仅仅是欢乐的聚会,更在于严谨的礼仪与深厚的文化内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祭祀典礼的宏大场面与深刻意义,既是对历史传统的赞美,也是对当时社会和谐与繁荣的颂扬。

作者介绍
汪广洋

汪广洋
朝代:明   字:朝宗   籍贯:江苏高邮   生辰:? ~1379

汪广洋(? ~1379),江苏高邮人,字朝宗,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汪广洋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猜你喜欢

坐双飞桥寺僧出孙思邈丹灶药炉制甚古留诗一首赠谢楚山上人

朝出丛林入洞天,扪萝越午到岩巅。

千峰合作莲花藏,双水高连玉液泉。

悟后丹砂俱幻法,行边脩竹契真诠。

阇黎不用重留偈,小坐崖亭意已传。

(0)

晚宿岳庙官舍同周生乘月坐松阴下

挈朋晚憩青霞馆,蹑屩先登赤帝祠。

宿雾濛濛常作雨,清泉袅袅自成池。

林间月霁移松影,岩畔春深长桂枝。

自幸向平婚嫁早,与君唯有白云期。

(0)

辛酉仲春抵楚城初渡汉阳感思旧游因记所怀

去岁寻春傍玉堤,今年遥在楚江西。

城隅揽辔花相引,汉口移舟柳欲迷。

逝水定从庐屋绕,娇莺一似省闱啼。

神京故里人俱远,怅望晴霄月满溪。

(0)

答周上舍

冠裳太学且归来,岁月螺溪旧钓台。

蚤向江东称竹箭,伫看天上跨龙媒。

堂边古木巢高鹤,户内寒流洗落梅。

共道周颙非俗客,移文应不勒山隈。

(0)

同署范郎中出守淮阳二首·其二

联佩鸣青琐,同曹住白云。

欲成花下醉,其若席前分。

鹢首瞻河曲,龙光逼海氛。

预愁熊轼远,铙吹镇相闻。

(0)

送周经历

空有连城璧,当年竟莫售。

一官聊佐郡,遥去越江头。

霜重淹行骑,尘昏辨故裘。

阊门如过棹,莫更问吴钩。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