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思归几岁华,王孙芳草遍天涯。
楼头艳曲包明月,海口新铭蔡少霞。
光禄塞遥空递雁,上林枝好只栖鸦。
梦中记得相寻处,东寺钟残北斗斜。
公子思归几岁华,王孙芳草遍天涯。
楼头艳曲包明月,海口新铭蔡少霞。
光禄塞遥空递雁,上林枝好只栖鸦。
梦中记得相寻处,东寺钟残北斗斜。
这首明代张含的《寄升庵》描绘了一位公子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之情。首句“公子思归几岁华”表达了主人公对时光流逝和归期未定的感慨,暗示了升庵在外漂泊已久。次句“王孙芳草遍天涯”则以“王孙”代指升庵,芳草连天象征其行踪遥远,天涯何处觅知音。
“楼头艳曲包明月”写楼头传来的美妙乐曲仿佛包裹着皎洁的月光,暗喻升庵身处异乡,仍能欣赏到美好的音乐,寄托了诗人对他的祝福。接下来,“海口新铭蔡少霞”借蔡少霞之名,可能暗示升庵的才华如同刻在海边的新铭,引人注目。
“光禄塞遥空递雁,上林枝好只栖鸦”两句通过对比,将升庵的境遇与雁群自由飞翔、上林鸟儿栖息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对升庵远离故乡、孤独无依的同情。最后,“梦中记得相寻处,东寺钟残北斗斜”以梦境收尾,表达了诗人对与升庵重逢的期待,以及对夜晚寺庙钟声与北斗星的描绘,增添了时空的深远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对升庵境遇的关切。
所学近雕虫,知难谒至公。
徒随众人后,拟老一生中。
间岁家书到,经荒世业空。
心悬沧海断,梦与白云通。
玉漏声连北,银河气极东。
关门迢递月,禁苑寂寥鸿。
地广身难束,时平道独穷。
萧条苔长雨,淅沥叶危风。
久愧干朝客,多惭别钓翁。
因依非不忝,延荐况曾蒙。
与善应无替,垂恩本有终。
霜天摇落日,莫使逐孤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