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讽诗书,篇翰靡不通。
弱冠参多士,飞步游秦宫。
侧睹君子论,预见古人风。
两说穷舌端,五车摧笔锋。
羞当白璧贶,耻受聊城功。
晚节从世务,乘障远和戎。
解佩袭犀渠,卷帙奉卢弓。
始愿力不及,安知今所终。
十五讽诗书,篇翰靡不通。
弱冠参多士,飞步游秦宫。
侧睹君子论,预见古人风。
两说穷舌端,五车摧笔锋。
羞当白璧贶,耻受聊城功。
晚节从世务,乘障远和戎。
解佩袭犀渠,卷帙奉卢弓。
始愿力不及,安知今所终。
此诗乃南北朝时期诗人鲍照的作品,属于拟古诗。全诗通过对历史书籍的研读和对往昔名士交游的描述,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学养与文化自信,以及对于个人功业成就的反思。
首句“十五讽诗书”表明作者从青少年时期便开始研习古代典籍,可见其早慧和对学习的重视。"篇翰靡不通"则透露出作者虽涉猎广泛,但仍感学问无涯,表现了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接着,“弱冠参多士”、“飞步游秦宫”两句,描绘出青年时代参与科举、交流思想的盛况。"侧睹君子论"则是说作者在这过程中,对于前贤之言有深刻的领会和理解。
以下,“预见古人风”表达了作者通过学习古籍,能够预感古代风雅之气息。而“两说穷舌端”、“五车摧笔锋”则展示了作者在文学创作上的才华横溢与影响力。
然而,在“羞当白璧贶”和“耻受聊城功”中,作者流露出对个人成就的谦逊态度,似乎对于自己的能力和所获荣誉持有不尽之感。
随后,“晚节从世务”、“乘障远和戎”两句,表明在晚年时期,作者开始更加关注现实世界的事务,并试图以自己的力量去影响或改变一些事物。
"解佩袭犀渠"和"卷帙奉卢弓"则是说作者在晚年依旧保持着对学问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尊崇。
最后,“始愿力不及”、“安知今所终”两句,流露出一种对于自己一生努力与成就的回顾,以及对未来结局的迷茫感慨。这种情感体现了古人对于生命、功业和传世价值的深刻思考。
综观全诗,可见作者通过对个人学术经历和文学创作的反思,表达了一种文化自信与个人的历史担当,同时也流露出了对个人生命意义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