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阑月照芙蓉霜,博山水暖蔷薇香。
石屏石几青黛光,郑乡君子琴中堂。
榴裙蕙带辞罗洞,玉佩珠璎脱飞鞚。
何处春深云满林,小巢并语梧花凤。
君不见湘灵鼓瑟湘江浒,苦竹祠荒愁暮雨。
遗音一听增感伤,使我无言重怀古。
重怀古,鸡喔喔。
明星烂熳东城角,谁家尚奏桑间乐?
画阑月照芙蓉霜,博山水暖蔷薇香。
石屏石几青黛光,郑乡君子琴中堂。
榴裙蕙带辞罗洞,玉佩珠璎脱飞鞚。
何处春深云满林,小巢并语梧花凤。
君不见湘灵鼓瑟湘江浒,苦竹祠荒愁暮雨。
遗音一听增感伤,使我无言重怀古。
重怀古,鸡喔喔。
明星烂熳东城角,谁家尚奏桑间乐?
这首诗由元末明初诗人王逢所作,名为《听郑廷美弹琴》。诗中描绘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听琴时的氛围与情感。
首句“画阑月照芙蓉霜”,以月光照耀下的画栏和霜覆盖的芙蓉花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冷的夜晚景象。接着,“博山水暖蔷薇香”一句,将视线转向远处的山水,暖意融融之中,蔷薇花的香气扑鼻而来,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温馨。
“石屏石几青黛光,郑乡君子琴中堂”描绘了室内陈设,石屏石几在青黛色的光线下显得格外雅致,郑乡君子正坐在琴前弹奏,整个场景充满了文人雅士的风范。
“榴裙蕙带辞罗洞,玉佩珠璎脱飞鞚”两句,通过女子的服饰和配饰,暗示着某种离别或归隐的情境,增添了诗中的情感层次。
“何处春深云满林,小巢并语梧花凤”则将视角拉远,描绘了一片春意盎然、云雾缭绕的山林,梧花凤在枝头低语,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接下来的几句“君不见湘灵鼓瑟湘江浒,苦竹祠荒愁暮雨。遗音一听增感伤,使我无言重怀古”引用了湘灵鼓瑟的典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最后,“重怀古,鸡喔喔。明星烂熳东城角,谁家尚奏桑间乐?”以鸡鸣声和东方晨星的璀璨,引出对清晨生活的观察,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不仅展现了听琴时的美妙情境,也蕴含了对历史、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涌出莲花舌。蓦猜疑、九霄咳唾,霏成红雪。
噙玉怀冰寒不沁,肝胆生来原热。
是半世、胸头凝结。
举目苍凉无处洒,看星星点点沾襟湿。
还比较,泪痕赤。
罗浮飘渺寻仙踪,怨天公、未容化蝶,偏教磨折。
冷雨敲窗魂又返,也似短檠明灭。
只听取、傍人相惜。
说道虚名今古累,甚呕心奇句邀人识。
尘寰梦,转轮掣。
焚尾花繁,曼殊仙迹,丰台春色如许。
红遮香径,碧绕阑干,当日娇柔堪拟。
想一代词人,千秋佳丽。消受最怜伊,吟肩试倚。
翠巾新拭,绣窗闲语,悄鬟低、犹堪追忆。
天与艳才如此。
姗姗月下徘徊,露冷苔黏,钗横佩坠。
任从他、满目风光,总被杜鹃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