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山岂不好,萧寺亦堪居。
作意多成碍,无心始自如。
钟鱼饱香积,枕簟熟华胥。
但惜诗成后,旁无阿买书。
故山岂不好,萧寺亦堪居。
作意多成碍,无心始自如。
钟鱼饱香积,枕簟熟华胥。
但惜诗成后,旁无阿买书。
这首诗名为《留浅沙》,作者是宋代诗人裘万顷。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寺庙生活的深深眷恋与感悟。首句“故山岂不好”,直接表达了对故乡山水的喜爱之情;“萧寺亦堪居”则暗示了诗人对清静僧侣生活的认同。接下来,“作意多成碍,无心始自如”揭示了诗人认识到刻意追求往往会带来束缚,而顺其自然的生活状态更为自在。诗人享受着寺庙中的宁静,如“钟鱼饱香积,枕簟熟华胥”,描绘出僧人生活的安逸与禅意。
最后两句“但惜诗成后,旁无阿买书”,诗人惋惜的是在创作诗歌之后,身边没有像阿买那样能理解并欣赏他作品的人。这既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也流露出他对知音的渴望。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学的思考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烛里檐声失前疾,陂塘宿水看还溢。
玄冥为化波晶丸,大门小户争承餐。
人言旷瑞天上落,太守见之喜还愕。
穷腊不住雨,频春始幻雪。
村庄互惊怪,青壶洒玉屑。
瞥来飘散趾到颠,硗阻尽变桑麻田。
园丁卜岁此宜麦,催租无吏石㠙前。
熙春台白梅再花,踏晴野老谈清嘉。
事育无愁公税足,廨舍悄寂如僧衙。
雪壶雪壶隐微浪,含星射日光荡飏。
耽茶学士圣得知,三白银缸出仙酿。
吟脾独意野情深,飞丝走泡同销沈。
雪山亦似雪壶好,古人不浅今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