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友人赴边》
《送友人赴边》全文
明 / 李时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烽火照祁连,三军复驻边。

寒笳悲汉月,塞草接胡烟。

按甲秋□□,□□□□□。

□□应献捷,刻石继燕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友人远赴边疆的壮烈场景,充满了慷慨激昂的情感与对胜利的期待。

首联“烽火照祁连,三军复驻边”以烽火连天、三军驻守的景象开篇,渲染出边关的紧张氛围和战争的激烈。烽火象征着战事的爆发,而“三军复驻边”则表明军队再次集结于边境,准备应对新的挑战。

颔联“寒笳悲汉月,塞草接胡烟”进一步描绘边关的凄凉与辽阔。寒笳(边塞的号角)在月夜中发出悲鸣,与远处的胡烟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意境。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寒”与“悲”强调了环境的恶劣与情感的沉重,“塞草接胡烟”则展现了边塞的广阔与荒凉。

颈联“按甲秋□□,□□□□□”中的空缺部分可能涉及时间或具体行动,但整体上表达了军队在秋季进行整顿或准备的情况。这一联简练地概括了军队在战前的准备工作,为后续的胜利埋下伏笔。

尾联“□□应献捷,刻石继燕然”表达了对友人能够取得胜利、载誉归来的美好祝愿。其中“献捷”意味着献上胜利的消息,“刻石继燕然”则引用了历史典故,意指在燕然山刻石记功,象征着胜利的荣耀将被永远铭记。这一联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国家和平的热切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对友人赴边的深情祝福,展现了边关的壮丽与战争的残酷,同时也蕴含了对和平与胜利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李时行
朝代:明

明广州府番禺人,字少偕。嘉靖二十年进士。知嘉兴县,迁南京兵部车驾主事,坐事罢,遍游吴越、齐鲁名山。有《驾部集》。
猜你喜欢

频伽水村图

深闺未识诗人宅,昨夜分明梦水村。

却与图中浑不似,万梅花拥一柴门。

(0)

沁园春·其一哭云期用高青丘韵

不信斯人,逸气清姿,都安在哉。

痛虎头万里、竟虚骨相;龙文百斛,并落泉台。

今且茫茫,后尤寂寂,谁复知君绝世才。

灵床畔,看纸灰尚暖,书架初埃。戢身三尺荒苔。

便长伴、千年蒿与莱。叹我空到此,作驴鸣去;

人谁似者,望虎贲来。

已矣遗琴,凄然逝水,咽断冰丝未述哀。

知何日,把传编袁友,生面重开。

(0)

夜合花.用史梅溪韵

画里留仙,诗中倚玉,飘零丸髻王郎。

蔫红几点,莺儿衔去深藏。银叶篆,宝奁光。

隔烟波、十丈金塘。此时曾否,开帘待燕,摘蕊新妆。

朱阑曲曲回肠。空记轻酥枕晕,纤指橙香。

天生杜宇,如何化得鸳鸯。依小阁,望银墙。

为愁多、醉不成狂。月沈灯灺,书来梦去,多少猜量。

(0)

后秋兴八首庚子十月望日·其二

规外星辰落落斜,参旗井钺建高华。

洱河北上通云汉,辽水东回接海槎。

啸月岭猿催画角,嘶风胡马咽悲笳。

吴侬莫向天南笑,铁树频年已放花。

(0)

后秋兴八首九月初二日,泛舟吴门而作·其四

棋罢何人不说棋,闲窗覆较总堪悲。

故应关塞苍黄候,未是天公皂白时。

火井角芒长焰焰,日宫车辇每迟迟。

腐儒未谙楸枰谱,三局深惭廑帝思。

(0)

后秋兴八首八月初十日,小舟夜渡,惜别而作·其八

临分执手语逶迤,白水旌心视此陂。

一别正思红豆子,双栖终向碧梧枝。

盘周四角言难罄,局定中心誓不移。

趣觐两宫应慰劳,纱灯影里泪先垂。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