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云无四时,散漫此山谷。
幸乏霖雨姿,何妨媚幽独。
寒云无四时,散漫此山谷。
幸乏霖雨姿,何妨媚幽独。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朱熹所作,题为《云谷二十六咏》之一,描绘了云谷中的寒云景象。诗中以“寒云”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云在山谷间自由飘散的状态。
首句“寒云无四时”,点明了云的特性,无论四季更迭,云始终存在,展现出云的恒常与自然界的连结。接着,“散漫此山谷”描绘了云在山谷间的自由散漫,仿佛不受任何拘束,自在飘荡。
“幸乏霖雨姿,何妨媚幽独。”这两句则进一步阐述了云的特点。云虽不具备带来雨水的能力,却能以其独特的形态和姿态,增添山谷的幽静与孤独之美。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云的“无用”转化为一种美学价值,强调了云在自然景观中的独特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寒云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朱熹以简练的语言,生动地捕捉了云的动态美,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云雾缭绕的山谷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神秘。
子陵江海心,高迹此闲放。
渔舟在溪水,曾是敦夙尚。
朝霁收云物,垂纶独清旷。
寒花古岸傍,唳鹤晴沙上。
纷吾好贞逸,不远来相访。
已接方外游,仍陪郢中唱。
欢言尽佳酌,高兴延秋望。
日暮浩歌还,红霞乱青嶂。
乡路归何早,云间喜擅名。
思亲卢橘熟,带雨客帆轻。
夜火临津驿,晨钟隔浦城。
华亭养仙羽,计日再飞鸣。
东土忽无事,专城复任贤。
喜观班瑞礼,还在偃兵年。
膏雨带荥水,归人耕圃田。
遥知下车日,万井起新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