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竹竿》
《竹竿》全文
秦 / 诗经   形式: 四言诗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ú竿gān
xiānqín / shījīng

[1]zhú竿gāndiào
ěr
yuǎnzhìzhī

quányuánzàizuǒshuǐzàiyòu
yǒuxíngyuǎnxiōng

shuǐzàiyòuquányuánzàizuǒ
qiǎoxiàozhīcuō[2],pèizhīnuó

shuǐyōuyōu[3],guìsōngzhōu
jiàyánchūyóuxiěyōu

注释
籊籊:长而尖削貌。
尔思:想念你。
尔,你。
致:到。
泉源:一说水名。
即百泉,在卫之西北,而东南流入淇水。
行:远嫁。
瑳:玉色洁白,这里指露齿巧笑状。
傩:通“娜”,婀娜。
一说行动有节奏的样子。
滺:河水荡漾之状。
楫:船桨。
桧、松:木名。
桧,柏叶松身。
驾言:本意是驾车,这里是操舟。
言,语助词,相当“而”字。
写:通“泻”,宣泄,排解。
注释2

⑴籊籊(tì替):长而尖削貌。

⑵尔思:想念你。尔,你。

⑶泉源:一说水名。即百泉,在卫之西北,而东南流入淇水。

⑷行:远嫁。

⑸瑳(cuō搓):玉色洁白,这里指露齿巧笑状。

⑹傩(nuó挪):通“娜”,婀娜。一说行动有节奏的样子。

⑺滺(yōu悠):河水荡漾之状。

⑻楫:船桨。桧、松:木名。桧,柏叶松身。

⑼言:语助词,相当“而”字。

⑽写:通“泻”,排解。

翻译
钓鱼竹竿细又长,曾经垂钓淇水上。难道不把旧地想,路远无法归故乡。
泉源汩汩流左边,淇水荡荡流右边。泉源汩汩流左边,淇水荡荡流右边。姑娘长大要出嫁,父母兄弟离得远。
淇水荡荡流右边,泉源汩汩流左边。淇水荡荡流右边,泉源汩汩流左边。嫣然一笑皓齿露,身佩美玉赛天仙。
淇水悠悠日夜流,桧木桨儿柏木舟。淇水悠悠日夜流,桧木桨儿柏木舟。驾车出游四处逛,以解心里思乡愁。
译文

一枝钓竿细又长,钓鱼钓到淇水上。难道思念都抛却?路远怎能回故乡!

左边泉水细细流,右边淇水长悠悠。姑娘从此远嫁去。父母兄弟天一头。

右边淇水长悠悠,左边泉水细细流。粉脸娇笑多可爱,佩玉叮当慢慢走。

淇水水流不回头,桧木桨摇松木舟。再次驾船水上游,但愿能解心中愁。

赏析

此诗写一位远嫁的女子思乡怀亲的感情。全诗四章,内容都是远嫁女儿脑海中的形象活动。全诗从回忆与推想两个角度来写,可分两大部分,前后各两章,分别成一层意思。

开头两章,是远嫁姑娘的回忆,都是关于婚前家乡与亲人的事。首章回忆当姑娘家时在淇水钓鱼的乐事:“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和伙伴们一起到淇水钓鱼游玩,这是多么惬意的事,不可能忘记。可惜眼下身在异乡,再也不能回淇水去钓鱼了,“岂不尔思,远莫致之”。次章回忆离别父母兄弟远嫁时的情形。泉水、淇水,逐渐远去;父母兄弟,逐渐远离。离别的场面和离别的情怀,最使人难忘。远嫁的女儿回忆起这个场景,思念之情不可抑止。第一章、第二章共八句,重点在回忆,强调的是思乡怀亲之情。

第三、四两章是进一层意思:希企。眼下远嫁女儿已是人家的媳妇,故乡亲人都见不到。回忆激起的情怀,化作热情的企望:希望能有一天重归故乡。三四两章,便是想像回乡时的情景。淇水、泉水依然如故,“淇水在右,泉源在左”,与第二章两句一样,只是句子位置变化一下,实际上是用复沓的手法,表示重来旧地的意思。这时候,出嫁女已不再是姑娘家时持竹竿钓鱼那样天真了,而是“巧笑之瑳,佩玉之傩”,一副成熟少妇从容而喜悦的样子:故乡,我终于回来了!仿佛为了重新找回少女时代的感觉,这位少妇又到淇水。不过,这次不是钓鱼了,而是“桧楫松舟”,乘船游赏。不过,旧地重游,也不能排解远嫁多时的离愁。三四两章想像回乡的场景,正是远嫁归不得的少妇幻想的场景。想像得越真切越具体,现实中远离故乡不得归的思念之情就越强烈。所以,驾船游赏故乡的想像,根本不能解决思乡怀亲的愁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淇水边以竹竿钓鱼的场景,并通过她的行动和心境,表达了她对远方兄弟父母的思念之情。诗中的自然景物,如泉源、淇水、桧楫松舟等,都被巧妙地融入了女子的情感世界,使得整个画面既有生动的生活气息,又不失深沉的情感内涵。

在艺术表现上,诗人运用了反复和对比的手法,如“淇水在右,泉源在左”与“淇水在右,泉源在左”的重复,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更加生动,也强调了女子心中的思念之深。同时,“巧笑之瑳,佩玉之傩”一句,则通过女子的装饰和笑容,暗示她的内心世界并不仅是单纯的思念,而可能还有着更复杂的情感。

诗歌最后“驾言出游,以写我忧”一句,更是点明了整个诗篇的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抒发个人感情。这里的“忧”不仅是女子对于亲人之远的思念,也可能是她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困扰。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自然景物描写,展现了古代女子在家庭与个人情感之间的微妙抉择,以及她们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

作者介绍
诗经

诗经
朝代:秦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猜你喜欢

见人扇头是友沂绝句怆然和之

歌版当年出绛纱,绿腰红袖尽铅华。

只今便面春风在,曾向章台拂柳花。

(0)

和李退翁侍郎读水经注忆洞庭之作

曾持使节远扬舲,落木层波共杳冥。

泽畔有人哀郢客,云中何处降湘灵?

雨过斑竹千丛绿,潮落芳兰两岸青。

回首旧游今阻绝,不堪寂寞对遗经。

(0)

题绛雪吴君画册

卖珠补屋意高闲,万叠烟霞拥玉颜。

想像乱峰睛雪里,自临眉黛写青山。

(0)

二鸟叹在番船作

二鸟翻飞驰我船,离船一尺走避烟。

俯看掠浪背船去,忽复骞云在我前。

我凭栏槛至日莫,与逐高下心茫然。

茫洋黑水绝归路,东径万里西几千。

待向江南觅洲渚,恐其羽翮彫霜天。

哀哉龌龊在尘际,纷纷屋底图饱眠。

那无空阔若此鸟,更用忧渠不自怜。

空江蝴蝶悲来句,依傍人间又十年。

丹凤碧梧在何许,蚁子蜉蝣草上缘。

方壶员峤今知妄,吾迹此鸟求神仙。

亦是神鱼出波戏,世问鸟雀胡能然。

(0)

玉楼春.病夜

珊瑚枕畔寒光小。摇荡轻魂愁未了。

泪溅红裳梦落花,风飘翠袖疑芳草。

城头远角黄昏早。历乱声传惊宿鸟。

夜长何处是相思,影满秦楼明月皎。

(0)

梦江南.晚妆

垂云暮,柳外玉波明。

纨扇初停看燕语,犀梳缓掠听蝉鸣。纤手摘花铃。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