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性寡所谐,平生惟自得。
谈名颈深缩,论利面作赤。
文不贵雕虫,诗尤恶钩擿。
粗豪真所畏,机巧非予匹。
所以常闭门,千载求知识。
黄卷有可人,为之忘寝食。
亦复爱山水,策杖无与适。
看云独忘归,听泉常永日。
内乐万事休,中虚众妙入。
欲以语斯人,此事吾无力。
道丧亦久矣,无言三叹息。
余性寡所谐,平生惟自得。
谈名颈深缩,论利面作赤。
文不贵雕虫,诗尤恶钩擿。
粗豪真所畏,机巧非予匹。
所以常闭门,千载求知识。
黄卷有可人,为之忘寝食。
亦复爱山水,策杖无与适。
看云独忘归,听泉常永日。
内乐万事休,中虚众妙入。
欲以语斯人,此事吾无力。
道丧亦久矣,无言三叹息。
此诗语言朴实而富有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个人修养与知识追求的看法。开篇即指出自己性格独立,不随波逐流;平生只求自我满足,不屑于世俗的名利争斗。"谈名颈深缩,论利面作赤"表明诗人对于那些过度追求虚名和财利的人深感忧虑,他们的面色因而变红,精神也因此受损。
接着,诗人提出了对文学创作的态度:"文不贵雕虫,诗尤恶钩擿"。这是主张文学作品应该质朴自然,不应过分装饰和矫揉造作。"粗豪真所畏,机巧非予匹"则显示了诗人崇尚直率真诚的性格,而非精于技巧的人。
在生活态度上,诗人选择闭门自守,以求得知识和智慧。他对书籍有着浓厚的兴趣,至于忘却睡眠与饮食。"黄卷有可人,为之忘寝食"表达了这种专注与热爱。此外,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也是诗人性格的一部分,"亦复爱山水,策杖无与适"描绘出他喜欢独自漫步山水之间的景象。
在精神层面,诗人内心充满欢乐,一切世事皆可放下;他的心灵广阔,能够容纳万物。"看云独忘归,听泉常永日"则是对这种境界的生动描绘,它让他忘却了归途,也让他沉浸在泉水的声音中,不觉时间流逝。
最后,诗人表达了想要与人分享这份心得,却力不从心。"欲以语斯人,此事吾无力"显示了一种无奈。而末尾的"道丧亦久矣,无言三叹息"则是对自己所追求的道理已经失落,无法再加以言说的深沉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自述,展现了一个独立思考、崇尚自然真诚、专注于知识与精神修养的人物形象。
少时藏弆先生书,五十六字蟠骊珠。
高句丽纸老蚕茧,河南笔妙包欧虞。
岂知翰墨有瓜葛,门生门下称生徙。
能诗光禄守家法,书画不许寒具污。
急搜行箧出真迹,珍比遗笏归魏谟。
瓯山不见锡山远,兰亭真本人间无。
朅来晋陵访老守,衔杯共补消寒图。
酒阑郑重出诗册,册纸虽破墨未枯。
当时观剧卅绝句,丝竹陶写聊自娱。
识是先生暮年笔,书成醉倩门生扶。
何期零落入书肆,肯令散乱抛中衢。
贤孙购得谨什袭,赵璧价抵千瑶瑜。
架笔安用青珊瑚,荐地安用红氍毹。
人生如戏戏易散,登场傀儡空喧呼。
若非老笔传幻景,焉得冷眼留真吾。
如今试问吟风阁,更有何人唱鹧鸪。
《题金桧门徒先生自书观剧诗册》【清·王苏】少时藏弆先生书,五十六字蟠骊珠。高句丽纸老蚕茧,河南笔妙包欧虞。岂知翰墨有瓜葛,门生门下称生徙。能诗光禄守家法,书画不许寒具污。急搜行箧出真迹,珍比遗笏归魏谟。瓯山不见锡山远,兰亭真本人间无。朅来晋陵访老守,衔杯共补消寒图。酒阑郑重出诗册,册纸虽破墨未枯。当时观剧卅绝句,丝竹陶写聊自娱。识是先生暮年笔,书成醉倩门生扶。何期零落入书肆,肯令散乱抛中衢。贤孙购得谨什袭,赵璧价抵千瑶瑜。架笔安用青珊瑚,荐地安用红氍毹。人生如戏戏易散,登场傀儡空喧呼。若非老笔传幻景,焉得冷眼留真吾。如今试问吟风阁,更有何人唱鹧鸪。
https://shici.929r.com/shici/HgMGxYxS.html
胡为在深谷,朝旭开新晴。
苍崖荫松柏,浮翠滴空明。
道人四五辈,羽衣翩跹轻。
一人化为鹤,导余前溪行。
惝恍入古寺,寺古忘其名。
中有庞眉翁,聚石谈无生。
听之久伫立,语陂理却平。
飒然长风鸣,幽鸟时一惊。
山溜何泠泠,兼之清磬声。
畏景苦炎蒸,风亭思栉沐。
佳文来稚孙,急披若新浴。
老眼忽一明,细书耐三复。
理法颇惬心,精神亦满腹。
山公曰馨儿,韩门数高足。
出语惊长老,翘秀动凡目。
不作巨川舟,定是丰年玉。
念昔尔高曾,德累膏加沃。
莫学痴伯翁,官同鱼上竹。
业精无过勤,学优端在熟。
积书如积金,能使要能读。
勿局管中窥,当穿垣外瞩。
麟角果然成,鳌头不难卜。
吾宗久未振,汝志毋待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