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色画难染,杖藜春水边。
新烟榆木火,迟日杏花天。
村酒倾壶浊,溪鱼入脍鲜。
人生行处乐,莫负杖头钱。
野色画难染,杖藜春水边。
新烟榆木火,迟日杏花天。
村酒倾壶浊,溪鱼入脍鲜。
人生行处乐,莫负杖头钱。
这首元代诗人马臻的《野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春日图景。诗中以“野色画难染”开篇,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绘画艺术相联系,暗示了春天田野的色彩丰富而难以用笔墨完全描绘出来,流露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叹之情。
接着,“杖藜春水边”一句,通过行走于春水边的老人形象,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生机与宁静,仿佛让人置身于一幅悠然自得的田园画卷之中。
“新烟榆木火,迟日杏花天”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新烟与榆木火的温暖,迟日与杏花盛开的绚烂,共同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展现了春天特有的生命力和美好景象。
“村酒倾壶浊,溪鱼入脍鲜”则转向对乡村生活的描写,通过简朴的村酒和新鲜的溪鱼,展现了质朴而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淳朴与满足。
最后,“人生行处乐,莫负杖头钱”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哲学思考,即在人生的旅途中,无论身处何地,都应该寻找并享受快乐,不要让追求物质的欲望束缚了心灵的自由。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春天乡村景色和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黄头雀,觜交交,尾倬倬,突然散去云路邈。
东村四面禾黍稠,欲下未下惊呼俦。
牛羊上山鸡犬睡,翩跹蹙步来相求。
日斜深堑有罗网,投宿青冥依筱荡。
沙鸣羊角转峥嵘,蹴踏虬枝犹倔强。
谁知檐下息尔躯,夜半沥血逢精鼩。
唇焦舌烂救不得,一缕性命才须臾。
君不见螳螂捕蝉上高树,企足昂头忘反顾。
人生吞噬更可怜,腊月未穷谁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