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杨贯之提举挽诗·其二》
《杨贯之提举挽诗·其二》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锦衣人逐惊沤散,丹旐歌随落照低。

它日扁舟江上路,酸风吹泪过姑溪。

(0)
翻译
穿着华丽的人们追逐着水面上的泡沫消散
红色的灵车歌声随着落日缓缓下降
注释
锦衣:华丽的衣服,形容显贵或富有人物。
逐:追逐。
惊沤:水面上被风吹起的泡沫,比喻短暂的事物。
丹旐:红色的灵车旗,用于丧事。
落照:落日余晖。
它日:将来某一天。
扁舟:小船。
江上路:江上的旅途。
酸风:凄凉的风,可能象征悲伤的情绪。
姑溪:地名,姑溪河,这里代指远方。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江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情感。首句“锦衣人逐惊沤散”,“锦衣”指的是穿着华丽衣服的人们,而“惊沤”则是惊涛骇浪的意思,这里形容秋风过后,江水波澜壮阔,人们纷纷随之而去,或许是在描绘一场狩猎活动或是人们观赏江景。次句“丹旐歌随落照低”,“丹旐”应指的是红色或者华丽的帆船,“歌随落照”则是说晚霞中的船只,伴随着夕阳的余晖渐渐降低,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感。

第三句“它日扁舟江上路”,“它日”意为往日或另一个时日,“扁舟”则是平底小船,这里诗人提到的是过去时光中自己乘坐的小船在江面上的行走之路。末句“酸风吹泪过姑溪”,“酸风”指的是秋天的冷风,带着一丝凄凉,“姑溪”应是某地名,而“吹泪”则形容诗人被这种氛围所感动,不禁潸然泪下。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当前时光的感慨。诗中充满了淡淡的秋色和隐隐的哀伤,给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美感。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立春日有怀二首·其一

飘蓬敢恨一年迟,客里春光也自宜。

白玉青丝那得说,一杯咽下少陵诗。

(0)

中秋无月既望月甚佳二首·其一

中秋无月莫尤天,月入秋来夜夜妍。

且道今宵明月色,何曾减却半分圜。

(0)

空明洞

莫讶青山小,山因洞得名。

仙人骑鹤去,留迹在空明。

(0)

和育王十二题·其六石屏风

形模皆自然,树立岂人力。

松影与秋光,扫成真水墨。

(0)

送刘尉

斗南无两刘,弟子半分鲁。

传法得其人,只履便西去。

天章蜀家世,生女如士虎。

我叔亦不痴,最宝刘家妇。

道通而为一,何得区文武。

子路冠雄鸡,初不妨学古。

西山厌魑魅,造化儿并苦。

老者方谒医,少者遽搀举。

碧鸡金马间,遍我见诸父。

定当怜小阮,指与税驾所。

勿数大刀头,碧云合已暮。

富贵鄙白首,长安在何处。

(0)

丙寅四月乙丑夜漏未尽五鼓三嵎程平起问安堂上灯烂然有圆相事异耳根故孝声大噪士争赋诗伻来叩某某亦为作灯光谣

梦过漆园胡蝶入,月落松窗烟雾湿。

晓凉却恐老儿寒,惊起薪床穿破褶。

土壁萧条室如水,贷粟何人借甘旨。

金莲驾象得得来,华灯一滴祥光开。

彩晕收还香火寂,门外尘空镜天碧。

桂树残花苍影沉,玉娥扫彻云中魄。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