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红白间花开,水满溪头酒满杯。
且莫高歌怨灵雨,恐惊山鬼向人来。
芙蓉红白间花开,水满溪头酒满杯。
且莫高歌怨灵雨,恐惊山鬼向人来。
此诗《高歌》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王邦畿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的感慨之情。
首句“芙蓉红白间花开”,以“芙蓉”为意象,象征着自然界的美丽与生机。红白相间的花朵,不仅色彩鲜明,更寓意着生命与希望的交织。这一句既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
次句“水满溪头酒满杯”,将自然之景与生活情趣巧妙结合。溪水满溢,酒杯斟满,营造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氛围。这里不仅体现了物质的富足,更蕴含着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后两句“且莫高歌怨灵雨,恐惊山鬼向人来”,则转而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诗人劝告不要高声歌唱,担心会惊扰山中的精灵。这种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以及对和谐共处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生活情趣的追求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振衣千仞,便身如遗世,超然独立。
万顷银涛生足下,缥缈片帆风力。
地下埋金,波间浮玉,天半撑孤壁。
钓鱼台畔,一竿烟际孤植。
巍然砥柱中流,人工鬼斧,谁捧青莲出。
纵翅扶摇须直上,到此长风一息。
激水三千,去天尺五,独矫翚飞翼。
扁舟回顾,江心一点卷石。
向花前布席,柳下开筵,搔首长空。
云汉无留翳,见惊禽时过,远树摇风。
浑如水浸楼阁,大地广寒宫。
正满眼清凉,一身光彩,斜倚孤松。
老子真高兴,问耳畔谁传,几处丝桐。
何似临牛渚,共估船清话,申旦从容。
良宵止恐负却,深意付杯中。
怕明日云遮,携尊对影与谁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