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壖,家家浮生多在船。
船居无租出无禁,竞卖田宅行盐钱。
私盐渐多法渐密,隩里干戈攘白日。
寻常恶孽不肯除,本固枝蕃祸非一。
虎符龙节王者师,赦过录功先自欺。
谏臣上疏劾已晚,蔓延及今归咎谁?
地官合为弘远计,盐价减徵同赋税。
盗源既清民瘼除,五风十雨歌《康衢》。
江海壖,家家浮生多在船。
船居无租出无禁,竞卖田宅行盐钱。
私盐渐多法渐密,隩里干戈攘白日。
寻常恶孽不肯除,本固枝蕃祸非一。
虎符龙节王者师,赦过录功先自欺。
谏臣上疏劾已晚,蔓延及今归咎谁?
地官合为弘远计,盐价减徵同赋税。
盗源既清民瘼除,五风十雨歌《康衢》。
这首诗反映了元末明初社会动荡背景下,盐业问题对百姓生活的影响以及官府治理的困境。诗人以“江海壖”开篇,描绘了沿海地区居民依赖船只生活的情景,点明了盐业与民生的紧密联系。接着,诗人描述了私盐泛滥导致法律执行困难,地方矛盾激化,甚至影响到日常生活。通过“虎符龙节王者师,赦过录功先自欺”的句子,诗人批判了官府在处理此类问题时的自欺欺人和不作为。
后半部分,诗人提出了解决方案,建议政府应从长远角度考虑,合理调整盐价,减轻税收负担,从根本上解决盗盐问题,改善民生。最后,“盗源既清民瘼除,五风十雨歌《康衢》”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秩序恢复、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也体现了其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古寺高丘,雨溜松毛土花涩。
有破空石甗,呀然如窦,悬崖铁繘,窈然而黑。
坏栈盘云仄。鸟窥处、龙湫深极。
谁人作、校尉摸金,千载画衣化烟色。
隐隐便房,迢迢夜壑,风吼鱼灯逼。
问珠襦玉匣,几年耕破,金钗银碗,谁人拾得。
牧子频吹笛,惹汉武、秦皇沾臆。
唉多时、栾大城荒,徐福归何日。
三间老屋,糁六花千里,篱门都白。
伏枕穷村铛折脚,谁是巨卿元伯。
忆昨诸公,惠而好我,酒把奇寒敌。
自君之去,离思万种填臆。
当日说剑谈天,吹箫刻烛,毂踝凭君炙。
几日分携人总老,况值打头风雪。
才退贫居,心灰老至,只有朋情急。
来春睢涣,汀兰期尔同拾。
昨梦偷归,栏干外、雪花吹满帘衣。
门庭萧寂,绿窗景未全非。
榾柮乍红茶半熟,山妻绕膝小牢之。
剧喧阗,竞询狂客,江畔归期。
槛前小梅映水,被谁弹香粉,浅著横枝。
佛灯傩鼓,想应岁序旋移。
景阳钟声暗动,又官烛、更深欲灭时。
蘧然醒,笑红炉纵好,却不成围。
六花堆上黄茅屋,显出风神清皎。
有玉树、琼枝围绕。端不让戴安道。
蹇背冲寒,船唇忍冻,冰雪年年饱。
倘相过、不厌狂奴,愿作飞鸿,一试去来泥爪。
算百岁、浮名草草,低唱浅斟差好。
糁径萦帘,随车逐马,放眼成缥缈。
赖遮藏阙陷,儿童何必多扫。
触热者、本堪绝倒,不龟手药难讨。
竹挺高风,梅删俗艳,便是山翁照。
问如何不乐,潘郎鬓点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