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蜀士尚气,凭陵以相高。
傥无胜己友,便绝平生交。
诗书将吾军,道艺恃所操。
宁甘毙百战,讵肯挫一毫。
气俗未易改,波澜到方袍。
世鹏此其流,何止事风骚。
我观浮屠法,成佛须我曹。
荣枯寄梦幻,生死真鸿毛。
恨子太孤直,崭然出蓬蒿。
须防斤斧厄,且为声名逃。
空山人迹少,晏坐狐狸嗥。
三年再见子,庶其免风涛。
吾蜀士尚气,凭陵以相高。
傥无胜己友,便绝平生交。
诗书将吾军,道艺恃所操。
宁甘毙百战,讵肯挫一毫。
气俗未易改,波澜到方袍。
世鹏此其流,何止事风骚。
我观浮屠法,成佛须我曹。
荣枯寄梦幻,生死真鸿毛。
恨子太孤直,崭然出蓬蒿。
须防斤斧厄,且为声名逃。
空山人迹少,晏坐狐狸嗥。
三年再见子,庶其免风涛。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过的作品《送乡僧世鹏游嵩少》。诗中表达了对朋友世鹏即将出游的惜别之情以及对其旅途安全的担忧。
首句“吾蜀士尚气,凭陵以相高”描绘了蜀地士人的风气,崇尚气节,互相较劲。接着“傥无胜己友,便绝平生交”则指出若没有能超越自己的朋友,就断绝一切交往,体现了蜀地士人追求卓越的精神。
“诗书将吾军,道艺恃所操”表明了诗人认为诗书和技艺是个人修养的武器和手段。“宁甘毙百战,讵肯挫一毫”强调了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宁愿经历无数次失败,也不愿轻易妥协。
“气俗未易改,波澜到方袍”反映了社会风气难以改变,但个人可以通过努力有所作为。“世鹏此其流,何止事风骚”赞美世鹏如同风雅之士,不仅在文学上有造诣,更在道德上追求高尚。
“我观浮屠法,成佛须我曹”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理解,认为通过修行可以达到成佛的境界。“荣枯寄梦幻,生死真鸿毛”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将荣辱看作虚幻,将生死视为微不足道。
“恨子太孤直,崭然出蓬蒿”是对世鹏性格的评价,赞扬他正直不阿,如同从荒草中脱颖而出的高树。“须防斤斧厄,且为声名逃”提醒世鹏在旅途中要小心谨慎,避免遭受意外,同时希望他能暂时放下名声的束缚。
“空山人迹少,晏坐狐狸嗥”描绘了旅途中的孤独与危险,空旷的山林中人迹罕至,狐狸的嚎叫增添了旅途的不安。“三年再见子,庶其免风涛”表达了诗人对世鹏旅途平安的期盼,希望三年后能再次相见,那时世鹏能够安然归来。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身退不待年,意足不待馀。
宁闻有馀论,但问我何如。
才名四十年,盛气盖诸儒。
独无金水力,竟与蛙黾俱。
晚为府中掾,直前不趑趄。
曾何愧俯仰,颇亦困嗫嚅。
有粟尚可糊,有酒尚可娱。
一朝脱章绶,用意不踌躇。
富贵亦何有,惜君宁挽裾。
人生一世间,谁得还其躯。
谢公江海人,此计竟亦疏。
千金一大钱,两子双明珠。
妙语发幽光,东坡为欷歔。
不知两疏去,能亦有此无。
聊为三径资,从子并门居。
吾友孙子实,爱学吾所畏。
持身如处子,得句有馀味。
交欢艰难际,凛然见名谊。
吾病卧里中,车马日一至。
遣医馈粱肉,忧憙见颜际。
慇勤劝加餐,代我破戒罪。
一别已三秋,君室乃其季。
轮囷见眼中,不作千里外。
因声问何如,胡不枉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