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卧情每閒,独游景常晏。
时从灞陵下,垂钓往南涧。
手携双鲤鱼,目送千里雁。
悟彼飞有适,知此罹忧患。
放之清冷泉,因得省疏慢。
永怀青岑客,回首白云间。
神超物无违,岂系名与宦。
林卧情每閒,独游景常晏。
时从灞陵下,垂钓往南涧。
手携双鲤鱼,目送千里雁。
悟彼飞有适,知此罹忧患。
放之清冷泉,因得省疏慢。
永怀青岑客,回首白云间。
神超物无违,岂系名与宦。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漫游的景象,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怀。"林卧情每閒,独游景常晏"中,“林卧”即躺在树下,通过“情每閒”表现了诗人闲适的状态;“独游景常晏”则透露出诗人在夕阳下的悠然自得。
接下来的"时从灞陵下,垂钓往南涧",展示了诗人到达灞陵之下开始垂钓捕鱼,向南行进的画面。这里“灞陵”是地名,而“垂钓”则表明诗人的悠闲生活。
"手携双鲤鱼,目送千里雁"中,“手携双鲤鱼”描绘了诗人捕获两条鲤鱼的场景;“目送千里雁”表现的是诗人望着天空远去的大雁,心向往之。
"悟彼飞有适,知此罹忧患"一句,通过对鸟儿自由飞翔的领悟,诗人认识到了自己被世俗羁绊的忧虑和痛苦。"悟彼"即理解那鸟儿的自由自在,"飞有适"则是指它们能选择理想的栖息之地;"知此罹忧患"表明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中生物的行为而领会到自己的烦恼。
"放之清冷泉,因得省疏慢"一句,诗人将捕获的鱼放生于清凉的溪流之中,由此获得了一种心灵上的释然和宁静。"放之"即放生,"因得省疏慢"则表达了通过这一行为,诗人的内心变得更加平和而不再急躁。
"永怀青岑客,回首白云间"中,“永怀”表示长久的怀念;“青岑客”即远方来的客人或游子;"回首白云间"则是诗人在回望时,将目光投向那漂浮在蓝天之中的白云之间。
最后,"神超物无违,岂系名与宦"表达了诗人的精神超脱于世俗纷争,不再受制于名利和官职。"神超"即精神的超越;"物无违"表示不被外界所干扰;"岂系名与宦"则是反问,难道会被名声和仕途所束缚。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独游自然、观察生物、放生鱼类等一系列行为,展现了诗人的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涔阳极目云气昏,冲风扬波鼍窟翻。
湘妃抱琴望虞舜,日暮江竹多啼痕。
木兰为舟不可渡,谁幻层渊作平路。
天横夜静牛渚长,海市朝晴蜃楼吐。
祖孙移山山可移,昔人不信今见之。
千年犹有召伯埭,白面聚敛嗟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