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悟寂归寿昌·其三》
《送悟寂归寿昌·其三》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能书贝叶乞微因,摩顶予惭受记人。

珍重灵芽看百劫,莫轻辜负故园春。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僧人释今无所作的《送悟寂归寿昌》组诗中的第三首。诗中充满了对佛法修行的深沉思考与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首句“能书贝叶乞微因”,以“贝叶”象征佛教经典,暗示悟寂在佛法上的深厚造诣和对知识的渴求。这里的“微因”则指微妙的因果关系,表达了悟寂在修行过程中对细微因果的洞察与理解。

次句“摩顶予惭受记人”,“摩顶”是一种佛教仪式,象征着接受佛法的加持与指引。悟寂在此处自谦,表示自己虽有幸接受佛法的指引,但内心仍感惭愧,这反映了悟寂对自身修为的严格要求和对佛法的虔诚态度。

后两句“珍重灵芽看百劫,莫轻辜负故园春”,“灵芽”比喻悟寂在修行道路上的精进与成长,“百劫”则是佛教中形容修行时间之长,这里用来强调悟寂修行的持久与坚定。“故园春”则象征悟寂回归寿昌时的生机与希望。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悟寂修行成果的赞赏与期待,同时也寄寓了对悟寂未来修行之路的美好祝愿,提醒他珍惜每一次修行的机会,不负时光,不负初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佛教修行者对自我、对佛法、对未来的深刻体悟,以及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祝福。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古意

窈窕卢家妇,当窗理针线。

含情步花间,羞见双飞燕。

(0)

听鸟

禅房钟乍歇,古术鸟初啼。

催醒还家梦,依然在虎溪。

(0)

浣溪沙.前夕

风透疏棂景色清。凄凄四壁怨蛩鸣。

夜深微湿露无声。

砌上落花和月落,帘前明月近花明。

又看河汉半斜倾。

(0)

貂裘换酒

残绣鸳鸯谱。未模糊、针痕线迹,助侬凄楚。

记得当年红窗暇,悄听画眉人语。

将一幅、吴绫裁取。

谁料罡风摧比翼,忍愁丝怨缕都抛置。

未了事,向伊诉。茫茫碧海骖鸾去。

问天孙、织残云锦,甚时重补。

依旧空箱深深锁,添了啼痕几许。

但消受、连番愁绪。

夜雨孤灯重展处,寄相思、谱作销魂句。

人去也,恨千古。

(0)

重叠金.梨花双燕便面

东风吹得梨云老。苔茵几尺埋香草。胡蝶梦无踪。

残妆不肯浓。看他双燕子。怜惜还如此。

衔得一星星。无非是好春。

(0)

黄莺儿.杏花

二月正芳辰。卖花声,满路春。红酥点点胭脂印。

海棠是后身。缃桃是紧邻。美人粉汗含潮晕。

一枝新。曲江筵上,探使属何人。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