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仙无定在,馆宇非一山。
华子出商洛,巢云府渴泉。
嬴颠刘蹶际,师生自为贤。
颇哀区中人,峰岭起新阡。
决绝目下事,驾鸿凌紫烟。
身隐焉用文,灭迹隐空筌。
云仍散洲渚,世渔业相传。
笭箵挂虎落,舴艋当门前。
蹇予厌世议,企石听潺湲。
山空月明时,足音自跫然。
隐仙无定在,馆宇非一山。
华子出商洛,巢云府渴泉。
嬴颠刘蹶际,师生自为贤。
颇哀区中人,峰岭起新阡。
决绝目下事,驾鸿凌紫烟。
身隐焉用文,灭迹隐空筌。
云仍散洲渚,世渔业相传。
笭箵挂虎落,舴艋当门前。
蹇予厌世议,企石听潺湲。
山空月明时,足音自跫然。
这首宋诗《和谢康乐华子冈韵》是曾极所作,诗人以隐逸为主题,通过对华子冈的描绘,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首句“隐仙无定在”暗示了仙人行踪不定,隐逸之风难以捉摸。接下来,“馆宇非一山”强调隐居之地并非固定一处,体现了隐士的随性与自由。
“华子出商洛,巢云府渴泉”描绘了华子(可能是一位隐者)在商洛山中寻找清泉栖息的场景,流露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尘世的疏离。“嬴颠刘蹶际,师生自为贤”暗指历史更迭中,师徒二人以隐逸为贤,超脱于政治纷争之外。
“颇哀区中人,峰岭起新阡”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纷扰的感慨,以及对逝者的怀念,通过新建的墓道(新阡)寄托哀思。随后,“决绝目下事,驾鸿凌紫烟”进一步强化了隐逸的决心,意欲远离世俗,翱翔于紫色烟霞之间。
“身隐焉用文,灭迹隐空筌”强调真正的隐逸在于内心的清净,而非外在的形式,隐士追求的是心灵的解脱,而非文字或物质的痕迹。“云仍散洲渚,世渔业相传”则描绘了渔猎生活,与世无争,自在逍遥。
最后,“笭箵挂虎落,舴艋当门前”描绘了简朴的生活方式,而“蹇予厌世议,企石听潺湲”则表达了诗人对尘世议论的厌倦,选择静听山溪流水,享受山间的宁静。“山空月明时,足音自跫然”以空山静夜,足音清晰,形象地传达出隐逸生活的寂寥与自得。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华子的形象和隐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淡泊,以及对自然和谐生活的深深热爱。
夫何造化妙,产此名世贤。
横胸几渊海,直步三山巅。
道德百世师,呼吸雷风随。
出手无全牛,历历堪鼎彝。
孤忠久忧国,端揆宜戮力。
当宁侧席思,胡然乐家食。
吁嗟宋阳九,奇袤蚀仁厚。
毒手摧纲常,真魏已掣肘。
贤俊几登崇,叶公能好龙。
大厦支一木,胡马鸣西风。
岂谓惮错节,泉流自中竭。
辞疏几千年,义命真皎洁。
寒坡秋露深,霜英动豪吟。
灵凤奋万仞,矰缴嗟何心。
悠悠四百年,白日悬青天。
晨窗对书读,清风犹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