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败叶已辞林,四顾凄凉夜色深。
月伴征人惊梦枕,风摇戌妇捣衣砧。
失群孤雁千山影,无数寒虫四壁音。
满目乾坤都是恨,头毛白尽更愁吟。
纷纷败叶已辞林,四顾凄凉夜色深。
月伴征人惊梦枕,风摇戌妇捣衣砧。
失群孤雁千山影,无数寒虫四壁音。
满目乾坤都是恨,头毛白尽更愁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夜晚景象,充满了凄凉和孤寂之感。"纷纷败叶已辞林"一句,形象地表达了树木在秋风中失去了繁茂的叶子,给人以萧瑟、荒凉之感。接着"四顾凄凉夜色深"则将这种情绪推向高潮,诗人在广阔而深邃的夜色中感到一种无边际的孤独。
"月伴征人惊梦枕"一句通过月光陪伴远行的人,映照出他们梦中惊醒的情景,这里的"惊梦枕"暗示了内心的不安与忧虑。紧接着"风摇戌妇捣衣砧"则展现了家中老妇在秋夜里忙于纺织,风声伴随着她手中的衣砧声,传递出一种生活的艰辛和时间的流逝。
诗人通过"失群孤雁千山影"表达了自己与集体脱节的孤独感受,那些飞行在高空中、已经迷失方向的孤雁,在无尽的山影中显得格外凄美。"无数寒虫四壁音"则是秋夜中的背景声,细小的生命在冷清的墙壁间发出微弱的声音,更增添了整体氛围的寂静与悲凉。
最后两句"满目乾坤都是恨,头毛白尽更愁吟"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深深怨恨,以及随着岁月流逝、头发斑白而生的更多忧虑。这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内心情感的抒发,通过秋夜的场景,将个人的悲哀与宇宙之大相连,形成了一种深远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