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
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
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
一樽径籍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
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
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
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
一樽径籍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画面,通过对比和细腻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传统节庆的深厚情感。"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表达了诗人对于寒食节(清明时节)的怀念,这是一个在乡间以吃冷食为习俗的日子,同时也是纪念祖先和自然轮回的一天。
"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则透露出一种逃离尘嚣的意愿。诗中提到的“禁烟”可能指的是朝廷对某种活动的禁止,这里被用来比喻诗人想要远离世间纷争和烦恼,到达一个宁静的地方。粤人国即岭南地区,而"上冢亦携庞老家"则是说在祭祀祖先时带着整家老小一同前往。
接下来的"汉寝唐陵无麦饭,山蹊野径有梨花"展示了诗人对于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感悟。汉寝、唐陵都是古代帝王的陵墓,这里用以表达对过去的怀念。而"山蹊野径有梨花"则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梨花盛开,生机勃勃。
最后两句"一尊径藉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表达了诗人对于现世的一种超然态度。"一尊径藉青苔卧"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环境,而"莫管城头奏暮笳"则是说不必在意外界的喧嚣和打扰,保持内心的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历史、自然与人间,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生命和时间流逝的一种深刻体会。
曰上妙兮道之精。道之精兮俗为名。
名可宗兮圣风立。立圣风兮兹教生。
写经记兮记图刹。画影象兮在丹青。
起净法兮出西海。流梵音兮至索溟。
网紫宙兮洽万品。冠璇寓兮济群生。
余汩阻兮至南国。迹已徂兮心未扃。
立孤台兮山岫。架半室兮江汀。累青杉于涧构。
积红石于林棂。云八重兮七色。山十影兮九形。
金灯兮江篱。环轩兮匝池。相思兮豫章。
戴雪兮抱霜。栽异木而同秀。钟杂草而一香。
苔藓生兮绕石户。莲花舒兮绣池梁。
伊日月之寂寂。无人音与马迹。耽禅情于云径。
守息心于端石。永结意于鹫山。长憔悴而不惜。
《杂三言五首·其一构象台》【南北朝·江淹】曰上妙兮道之精。道之精兮俗为名。名可宗兮圣风立。立圣风兮兹教生。写经记兮记图刹。画影象兮在丹青。起净法兮出西海。流梵音兮至索溟。网紫宙兮洽万品。冠璇寓兮济群生。余汩阻兮至南国。迹已徂兮心未扃。立孤台兮山岫。架半室兮江汀。累青杉于涧构。积红石于林棂。云八重兮七色。山十影兮九形。金灯兮江篱。环轩兮匝池。相思兮豫章。戴雪兮抱霜。栽异木而同秀。钟杂草而一香。苔藓生兮绕石户。莲花舒兮绣池梁。伊日月之寂寂。无人音与马迹。耽禅情于云径。守息心于端石。永结意于鹫山。长憔悴而不惜。
https://shici.929r.com/shici/wZnPHJw.html
诗人画竹绝苍莽,下笔便有千秋想。
频年泥爪半九州,雨叶风枝遍辽壤。
世人纷纷多耳食,玩好未必皆真赏。
从来巧为拙者奴,安能敝帚千金享。
此册幸共一经贻,池上凤毛归世掌。
平看阶玉映森森,墨浪毫光增炯晃。
君今新辟活秀园,水石安排最萧爽。
种竹应添一万竿,著手自成春盎盎。
兴来笔意纷淋漓,老去风情更骀荡。
却忆生平得意书,初本兰亭世无两。
此画此园俱千古,愿竹青苍高百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