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色六桥迷,晴云万山吐。
燕带落花飞,莺随歌管度。
倚树听提壶,疏泉成瀑布。
小阁遇春阴,松声尝似雨。
柳色六桥迷,晴云万山吐。
燕带落花飞,莺随歌管度。
倚树听提壶,疏泉成瀑布。
小阁遇春阴,松声尝似雨。
这首诗描绘了湖畔春日的美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首句“柳色六桥迷”以“迷”字点出柳色之浓,仿佛迷雾一般,营造了一种朦胧之美。接着“晴云万山吐”则以“吐”字生动地描绘了晴空下群山的云雾缭绕,展现出山川的壮丽与宁静。
“燕带落花飞,莺随歌管度”两句,通过燕子与黄莺的活动,将春天的活力与生机具体化。燕子衔着落花在空中飞翔,黄莺随着乐声翩翩起舞,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暗示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倚树听提壶,疏泉成瀑布”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静坐树下,倾听泉水潺潺,仿佛自然界的音乐,而远处的瀑布则是大自然的壮丽景观,两者形成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力量,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的敬畏。
最后,“小阁遇春阴,松声尝似雨”以小阁为背景,描绘了春日阴天的情景,松林中的风声如同细雨,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湖畔春日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内心世界的和谐统一,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黑龙江头气郁葱,武元射龙江水中。
江声怒号久不泻,破墨挥洒馀神功。
天人与竹皆真龙,墨竹以来凡马空。
人间只有墨君堂,何曾梦到琼华宫。
瑶光楼前月如练,倒影自有河山雄。
金源大定始全盛,时以汉文当世宗。
兴陵为父明昌子,乐事孰与东宫同。
文采不随焦土尽,风节直与幽兰崇。
百年图籍有萧相,一代英雄谁蔡公?
策书纷纷少颜色,空山夜哭遗山翁。
我亦飘零感白发,哀歌对此吟双蓬。
秋声萧萧来晚风,极目海角天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