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漠复霏霏,因风任所之。
山家晨起后,渔舍晚归时。
散远连云没,飘斜误鸟随。
更堪萦旅思,怅望碧江湄。
漠漠复霏霏,因风任所之。
山家晨起后,渔舍晚归时。
散远连云没,飘斜误鸟随。
更堪萦旅思,怅望碧江湄。
这首宋朝韦骧的《咏烟》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烟雾弥漫的景象。首句“漠漠复霏霏”便勾勒出烟雾弥漫、轻柔缠绵的氛围,接着“因风任所之”则赋予了烟雾一种自由流动的姿态,仿佛它随着风的指引,无拘无束地游走于天地之间。
“山家晨起后,渔舍晚归时”,诗人通过时间的转换,将烟雾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早晨山间人家醒来后,傍晚渔人归家之际,烟雾或浓或淡,与人的日常生活交织在一起,增添了生活的诗意和情感的深度。
“散远连云没,飘斜误鸟随”,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烟雾的广阔与深远,它仿佛与云连成一片,无边无际,甚至影响到飞翔的鸟儿,让它们迷失方向。这种景象既壮观又富有想象力,让人不禁对自然界的神秘力量产生敬畏之情。
最后,“更堪萦旅思,怅望碧江湄”,诗人借烟雾表达了自己复杂的情感。在烟雾缭绕中,旅人的思绪被深深萦绕,面对着碧绿的江边,心中充满了惆怅与期待。这一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引发读者对于人生旅途中的孤独、思念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的共鸣。
综上所述,《咏烟》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佳作,更是通过对烟雾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京华一云别,瞥若纷飞翼。
遥遥南中道,念子无消息。
岁徂寒暑变,日落风雨黑。
讵知万里魂,能达君子侧。
篇章烦见示,触目见古色。
浏浏清濑鸣,擢擢朱弦直。
指擿发隽语,要我以终极。
大质多浑成,至宝去雕饰。
晤语忽复竟,惊起谢良德。
音徽犹若闻,转盼已难即。
怅怅牵垂帷,仰睇梁月色。
何由托归鸿,附此长相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