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观沧海失江河,捩柁扬帆发浩歌。
地到尽时天不断,人能来处鸟难过。
风如黑雾奔腾急,浪比银山簸荡多。
却叹田横心力苦,此中曾复弄兵戈。
一观沧海失江河,捩柁扬帆发浩歌。
地到尽时天不断,人能来处鸟难过。
风如黑雾奔腾急,浪比银山簸荡多。
却叹田横心力苦,此中曾复弄兵戈。
这首诗《渡海》由清代诗人沈受宏所作,通过描绘海上航行的壮丽景象与深沉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反思。
首联“一观沧海失江河,捩柁扬帆发浩歌”,开篇即以“沧海”取代“江河”,突显海洋的辽阔与壮美,航海者调整船舵,高声吟唱,既表达了对未知海域的勇敢探索,也暗含了对生命旅程的豪迈宣言。
颔联“地到尽时天不断,人能来处鸟难过”,运用对比手法,将“地尽”与“天长”相对照,强调了自然界的无限与人类活动的有限性。同时,“人能来处鸟难过”一句,巧妙地将人类的勇气与鸟类的畏难进行对比,进一步凸显了人类面对自然挑战时的坚韧与决心。
颈联“风如黑雾奔腾急,浪比银山簸荡多”,生动描绘了海上风暴的猛烈与波涛的汹涌,黑雾与银山的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示了航行中的艰难与危险。
尾联“却叹田横心力苦,此中曾复弄兵戈”,转而抒发对历史人物田横的感慨。田横是战国时期齐国的最后一位君主,此处借其典故,表达了对过去战争与苦难的反思,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在赞美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类历史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许生五台宾,业白出石壁。
余亦师粲可,身犹缚禅寂。
何阶子方便,谬引为匹敌。
离索晚相逢,包蒙欣有击。
诵诗浑游衍,四座皆辟易。
应手看捶钩,清心听鸣镝。
精微穿溟涬,飞动摧霹雳。
陶谢不枝梧,风骚共推激。
紫燕自超诣,翠駮谁剪剔。
君意人莫知,人间夜寥阒。
九载一相逢,百年能几何。
复为万里别,送子山之阿。
白鹤久同林,潜鱼本同河。
未知栖集期,衰老强高歌。
歌罢两悽恻,六龙忽蹉跎。
相视发皓白,况难驻羲和。
胡星坠燕地,汉将仍横戈。
萧条四海内,人少豺虎多。
少人慎莫投,多虎信所过。
饥有易子食,兽犹畏虞罗。
子负经济才,天门郁嵯峨。
飘飖适东周,来往若崩波。
南宫吾故人,白马金盘陀。
雄笔映千古,见贤心靡他。
念子善师事,岁寒守旧柯。
为吾谢贾公,病肺卧江沱。
朱夏热所婴,清旭步北林。
小园背高冈,挽葛上崎崟。
旷望延驻目,飘飖散疏襟。
潜鳞恨水壮,去翼依云深。
勿谓地无疆,劣于山有阴。
石榞遍天下,水陆兼浮沈。
自我登陇首,十年经碧岑。
剑门来巫峡,薄倚浩至今。
故园暗戎马,骨肉失追寻。
时危无消息,老去多归心。
志士惜白日,久客藉黄金。
敢为苏门啸,庶作梁父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