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感外形骸,俨然虚堂寂。
明毫冠群彩,幽神资始绩。
妙象非夙预,俗览岂良觌。
析之会入微,清玩心无怿。
万感外形骸,俨然虚堂寂。
明毫冠群彩,幽神资始绩。
妙象非夙预,俗览岂良觌。
析之会入微,清玩心无怿。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遵式的《念佛三昧诗》其一,诗人以佛教禅修中的“念佛三昧”为主题,表达了对佛法深邃境界的感悟和个人修行的心境。首句“万感外形骸”揭示了在世俗纷扰中,诗人试图超脱肉身束缚的情感体验。接下来,“俨然虚堂寂”描绘出一种静谧而空灵的修行环境,象征着内心的清净与宁静。
“明毫冠群彩,幽神资始绩”运用比喻,将佛光比作明亮的毫毛,超越世间诸色,暗示佛法的智慧光芒。而“幽神资始绩”则强调佛法对于精神世界的滋养和初始成就。诗人接着表达,这种微妙的佛法境界并非轻易就能领悟,寻常人难以真正领会(“俗览岂良觌”)。
最后两句“析之会入微,清玩心无怿”揭示了诗人深入探究佛法后,虽能洞察其细微之处,但内心并未因此而感到满足或欣喜,反而更加沉醉于清净的禅修之中,体现出一种淡泊的心境和对佛法的敬畏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修行过程中的内心世界,具有一定的禅意和哲理深度。
握向菱花,光泽谁如,羞他麝煤。
恁长侵眉翠,一窝云薄,低笼耳玉,几叶兰齐。
堕马妆新,蟠龙式旧,巧绾穿心时样宜。
增妍处,有金虫深亸,琼燕斜飞。垂垂惯贴蝤蛴。
爱花露油沾香袭衣。
记舞偏灯底,牙梳再掠,睡松枕角,彩线重维。
烟拂鸦翎,露凝蝉翼,总使轻盈也让伊。
寻芳去,怕兜归密刺,休近荼蘼。
皎洁冰轮,朦胧烟柳,宵深露湿春衫。
望碧天无际,何处长安。
回首当年踪迹,花影下同倚红阑。
心如醉、一书欲寄,几度重看。漫漫。
闲愁闲恨,向梦里寻君,细诉情端。
料芸闺无事,也念前欢。
记否临歧握手,千万语、只劝加餐。
还自愧、浮生若萍,旧约盟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