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里韶华别后心。冷吟闲坐又春深。
青梅如豆柳成阴。
晓镜刍尼啼绿树,夜窗蟢子上罗襟。
天涯何事信沉沉。
愁里韶华别后心。冷吟闲坐又春深。
青梅如豆柳成阴。
晓镜刍尼啼绿树,夜窗蟢子上罗襟。
天涯何事信沉沉。
这首《浣溪沙》由清代诗人孙云凤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愁绪与时光流转的主题。
首句“愁里韶华别后心”,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内心的愁绪,韶华易逝,离别之后,心中满是哀愁。接下来,“冷吟闲坐又春深”一句,通过“冷吟”和“闲坐”的行为,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寂寞的氛围,春天已深,万物复苏,而主人公却只能在孤独中度过这美好的季节。
“青梅如豆柳成阴”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青梅初熟,柳叶浓密,生机勃勃的春景与主人公的愁绪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即使外界充满生机,内心却难以摆脱愁绪的困扰。
“晓镜刍尼啼绿树,夜窗蟢子上罗襟”两句,分别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与孤独。清晨,绿树上的鸟儿啼鸣,夜晚,蜘蛛爬上了罗衣,这些自然界的细微变化,都成为了主人公内心情感的投射,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
最后,“天涯何事信沉沉”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整个画面在情感的层层推进中达到高潮,给人以深深的共鸣。
综上所述,《浣溪沙》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主人公的愁绪、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远方的思念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心弦的画面,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