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山曾几时,桂露飒已秋。
兴来任两屐,散此默默忧。
岚光近仍灭,鸟语静忽流。
新亭迥临危,急涧循岩陬。
上有独树荫,下有鸣湍幽。
长飙一振荡,俯仰闻飕飗。
平生尘累心,净尽迥此游。
徘徊啸咏发,瞻眺穷林丘。
天寒云已归,山好客自留。
悠然百不知,日月过则休。
人生乐在我,何必遂所求。
出山曾几时,桂露飒已秋。
兴来任两屐,散此默默忧。
岚光近仍灭,鸟语静忽流。
新亭迥临危,急涧循岩陬。
上有独树荫,下有鸣湍幽。
长飙一振荡,俯仰闻飕飗。
平生尘累心,净尽迥此游。
徘徊啸咏发,瞻眺穷林丘。
天寒云已归,山好客自留。
悠然百不知,日月过则休。
人生乐在我,何必遂所求。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秋天出山旅行的景象和心情。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透露出作者内心的平静与超然。
"出山曾几时,桂露飒已秋" 表示诗人离开山林已经有些日子了,而秋天的气息已经很浓厚。"兴来任两屐,散此默默忧" 描述诗人随着情感的到来,不经意间就踏上了归途,用这种行走来释放内心的沉思与忧虑。
"岚光近仍灭,鸟语静忽流" 这里写的是山光渐渐消失,鸟鸣声也变得清晰而柔和。"新亭迥临危,急涧循岩陬" 描绘了诗人到达一处新的亭子,那里的景色险峻,河流湍急。
"上有独树荫,下有鸣湍幽" 这两句则描写了周围的环境,一棵孤独的树提供着阴凉,而下方是清澈而幽深的小溪。"长飙一振荡,俯仰闻飕飗" 描述了山风拂面,以及诗人低头与抬头之间听到空气流动的声音。
"平生尘累心,净尽迥此游" 表明诗人一生中积攒的尘世杂念,在这次旅行中得到了洗涤。"徘徊啸咏发,瞻眺穷林丘" 这里则写出了诗人的闲适情态,以及他对周围环境细腻的观察。
"天寒云已归,山好客自留" 描述了天气转凉,云朵消散,而诗人却选择留在这美好的山中。"悠然百不知,日月过则休" 表示出一种超脱世俗、无忧无虑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 "人生乐在我,何必遂所求" 是对整个旅行体验的一种总结,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自我肯定。它传达了这样一个理念:真正的人生乐趣源于内心,而非外界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旅行中的情感体验和哲学思考。
一痕飘渺,怕凌空化作,彩云飞去。
蝴蝶多情先入梦,暗把香魂留住。
风击难圆,雨淋易碎,侬愿无风雨。
睡乡安否,莫教迷却归路。
幽绝小院回廊,月华满地,花似人无语。
露重烟浓扶不起,春在最凄迷处。
旧事朦胧,芳情摇漾,香雾空濛护。
夜凉如水,推窗犹恐惊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