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客三城馆,今归我草堂。
诸孙频进酒,季弟并持觞。
共议身家计,先忧老少粮。
相看谈不厌,且醉菊花黄。
昔客三城馆,今归我草堂。
诸孙频进酒,季弟并持觞。
共议身家计,先忧老少粮。
相看谈不厌,且醉菊花黄。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张嗣纲与弟弟在草堂相聚饮酒的温馨场景。诗中充满了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深厚,通过“昔客”与“今归”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生活的变迁。诗人与家人围坐一堂,共享美酒佳肴,谈论着家庭的生计,体现了对老幼粮食的忧虑,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生活的规划与期待。
“共议身家计,先忧老少粮”,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家庭责任的深刻理解与担当,以及对家人生活保障的关切。在这样的氛围中,“相看谈不厌,且醉菊花黄”,诗人与家人畅谈,直至酒尽兴浓,菊花酒的金黄色映衬出聚会的欢乐与和谐。这种场景不仅展现了家庭成员间深厚的亲情,也体现了中国传统节日或聚餐时的欢愉气氛,以及在困难面前共同面对、相互支持的精神面貌。
整首诗以日常生活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朴实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温馨的家庭画卷,让人感受到亲情的力量与生活的美好。
綵笔清于绮。恰平生、奴狂自许,羞称名士。
忆昔论文当弱冠,也把壁人曾拟。
讵憔悴、而今若此。
四十浮生驹隙过,叹余年、亦去君无几。
男儿志,成何事。惟拚纵饮清狂耳。
最先生、年来混迹,倡楼僧寺。
知己相期须努力,那便如斯而已。
况君更、才雄无二。
转眼秣陵秋正好,看抟霄、健翮凌风起。
惊一夕,腾千里。
同气吾三人,我更长于客。
咄嗟五年馀,聚日不踰百。
亲舍成逆旅,宾馆如安宅。
无事苦自扰,狂奔究谁迫。
功名是何物,坐使骨肉拆。
荣利已薰心,别离尤动魄。
强颜向他族,无乃非良策。
心惊梁里涧,感切怀远驿。
何似常对床,联吟风雨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