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水月光活,能诗画意深。
直将垂钓意,自證妙明心。
残魄支天地,扁舟阅古今。
秋江妙无际,何处访拿音?
得水月光活,能诗画意深。
直将垂钓意,自證妙明心。
残魄支天地,扁舟阅古今。
秋江妙无际,何处访拿音?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丘逢甲题于王寿山先生《钓月图》的作品,通过对画面中水月景象的描绘,展现了画家的高超技艺和诗人的深刻感悟。首句“得水月光活”生动描绘了水中月影的灵动与鲜活,仿佛月光在水中得到了生命。次句“能诗画意深”则赞美画作富有诗意,意境深远。
“直将垂钓意”表达了对垂钓这一传统隐逸生活的向往,暗含着对闲适生活的追求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自证妙明心”进一步揭示了画家通过这幅画传达出的超脱世俗、洞悉真理的心境。
“残魄支天地”运用夸张手法,形容月影巨大,几乎撑起天地之间,展现出画面的广阔和深远。“扁舟阅古今”则借扁舟在秋江上泛游,寓意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沧桑,以及个人在其中的渺小与思考。
最后两句“秋江妙无际,何处访拿音?”以秋江的浩渺无垠,引发读者对声音的追寻,可能是对画中无声世界的探寻,也可能是对画家内心世界深处的探索。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画面并融入个人感悟,既是对画作的赞美,也是对画家艺术境界的赞赏,同时寓含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是花堪爱惜。谢天教、花信添花颜色。花红衬花碧。
灿朝阳花露,鲛珠频滴。花光的皪。
映花下、□茵百尺。
趁花时,手捻花枝,饱嗅此花消息。
常恐,一番花褪,失了花容,怎生寻觅。花神效力。
将花貌,尽留得。
更移花并植,仙家玉圃,不许花阴过隙。
向花前,长把蕉花,为花主席。
充宇蝇头字,寒更豹体膏。
当时书雁塔,晚岁试牛刀。
便作泉台去,难酬雪案劳。
凤雏家学在,飞翥看秋高。
百城何岧峣,储清自太初。
静境超人寰,群仙之所居。
清都閟宝箓,宫阙函丹书。
真人拜玉庭,天帝手自除。
宝盖相参差,缥缈来空虚。
我欲从之游,兹山遂慵疏。
朝霞以为食,浮云以为车。
此意靡坚决,西望空欷嘘。
君今定不凡,买山自菑畬。
上方切层霄,伊蹊百步馀。
瑶草破雾收,青精凌雨锄。
往往逢迎间,松乔曳云裾。
为我语羡门,问讯今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