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知老子非元亮,请看黄花满白沙。
剩有香醪供采采,何须蜡屐到家家。
屡经细雨开花面,独立西风背水涯。
欲把一株种蟾阙,恐惊天女笑乘槎。
焉知老子非元亮,请看黄花满白沙。
剩有香醪供采采,何须蜡屐到家家。
屡经细雨开花面,独立西风背水涯。
欲把一株种蟾阙,恐惊天女笑乘槎。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献章所作的《再用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独特见解。
首句“焉知老子非元亮”,以陶渊明(字元亮)自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自己虽身处尘世,但心如隐士,追求精神上的超脱与宁静。接着“请看黄花满白沙”一句,描绘了一幅秋日里菊花盛开、铺满白沙滩的画面,色彩鲜明,充满生机,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纯净与高洁。
“剩有香醪供采采,何须蜡屐到家家”两句,通过酒与登山鞋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认为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无需过分拘泥于形式,一杯美酒足矣,一双舒适的鞋子也足够行走于世间。这种随性而为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快乐的向往。
“屡经细雨开花面,独立西风背水涯”描绘了诗人多次经历细雨中的花开景象,独自站在西风中,面对着水边的情景。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变化,也寓意着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沉,以及面对人生风雨时的坚韧与独立。
最后,“欲把一株种蟾阙,恐惊天女笑乘槎”表达了诗人想要将自然之美带入仙境的愿望,但又担心此举会打扰到仙女们的宁静生活。这一细节既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也流露出其对和谐共生、尊重自然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陈献章独特的审美观和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九重春色浮金辇,柳亸雕檐昼阴转。
阁门无事简书稀,朝下三郎幸南苑。
仗底微风拂赭黄,熏炉别殿送天香。
昭容婉娈翠娥黛,内史委蛇宫锦囊。
飘飘野老来何许,赐坐从容陪宴语。
卦气初生石鼎丹,清风自是蓬壶侣。
奚童忽启文书箱,白骡随地走如羊。
金华不识紫烟客,那得化石初平方。
骊山未起朝元阁,谁遣御前方伎作。
招邀青鸟天际来,勾引霓裳月中落。
渔阳铁骑战尘生,云栈萦纡路不平。
此时安得仙翁术,化作潼关百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