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载翘瞻玉柱峰,兴来登陟欲凌空。
半天风月出尘表,大地山河入望中。
昼色暗分岩树绿,春光都入涧花红。
夜穴依旧天灯见,心事从来造物通。
几载翘瞻玉柱峰,兴来登陟欲凌空。
半天风月出尘表,大地山河入望中。
昼色暗分岩树绿,春光都入涧花红。
夜穴依旧天灯见,心事从来造物通。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天柱岩的向往与登临后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宇宙万物的深刻感悟。
首联“几载翘瞻玉柱峰,兴来登陟欲凌空”,开篇即表达了诗人对天柱岩的长久仰慕之情,以及在兴致勃发时渴望攀登至高处的急切心情。玉柱峰,以其挺拔的姿态矗立于天地之间,成为诗人内心向往的目标。
颔联“半天风月出尘表,大地山河入望中”,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登顶后的所见景象。半天之上的风月,仿佛超脱了尘世的束缚,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而从高处俯瞰,整个大地与山河尽收眼底,呈现出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
颈联“昼色暗分岩树绿,春光都入涧花红”,细腻地描绘了天柱岩周围的自然景色。白天的光线在岩石与树木间穿行,使得绿色更加鲜明;春天的阳光洒在溪涧边的花朵上,使红色显得格外鲜艳,生动地展现了季节更替下的生机勃勃。
尾联“夜穴依旧天灯见,心事从来造物通”,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与内心的感慨。即使夜晚降临,天灯依然可见,象征着自然界的永恒与不变;而“心事从来造物通”一句,则体现了诗人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某种深刻的联系与沟通,暗示了对宇宙真理的追求与领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既富有视觉美感,又蕴含哲理思考,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智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