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遗古君子,疏瘦如寒竹。
闭门非此世,宁受时名牿。
一饭每矜严,选客常不足。
沧桑眼底人,屈指几名宿。
不见亦不思,偶聚忘拘束。
老味淡处真,春光閒可掬。
窗外花始蕾,馀寒怯春服。
若从新历推,已过樱桃熟。
谑笑有今年,恢诡迷前躅。
末座两少年,英姿并珠玉。
定知哀乐深,不与世同俗。
相对数甲子,人生如转烛。
我病久无诗,逢君一击触。
咄咄百忧间,醉饱但扪腹。
短章聊报君,懒旷如逃塾。
石遗古君子,疏瘦如寒竹。
闭门非此世,宁受时名牿。
一饭每矜严,选客常不足。
沧桑眼底人,屈指几名宿。
不见亦不思,偶聚忘拘束。
老味淡处真,春光閒可掬。
窗外花始蕾,馀寒怯春服。
若从新历推,已过樱桃熟。
谑笑有今年,恢诡迷前躅。
末座两少年,英姿并珠玉。
定知哀乐深,不与世同俗。
相对数甲子,人生如转烛。
我病久无诗,逢君一击触。
咄咄百忧间,醉饱但扪腹。
短章聊报君,懒旷如逃塾。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石遗君子的敬仰以及在斋中宴集的场景。首句“石遗古君子,疏瘦如寒竹”,以比喻手法赞美石遗的品格,如同稀疏挺拔的寒竹,清高孤傲。接下来的诗句表达了石遗的超然态度,他选择隐居,宁愿不受世俗名声束缚。
诗中提到石遗对待饮食的严谨,以及他对宾客的挑剔,暗示了他的独特品味和高雅。诗人感叹岁月流转,石遗这样的才俊屈指可数。聚会中,他们虽不常见面,但相聚时毫无拘束,享受着清淡的生活乐趣。
窗外的春景和尚未成熟的樱桃,象征着时光匆匆,而石遗等人依然保持着青春活力。诗人感慨人生短暂,自己久未作诗,这次聚会受到触动,写下此诗。结尾部分,诗人自嘲醉酒后的慵懒,但仍以短诗回应石遗,表达对他的敬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宴集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石遗及其朋友们高尚品格的赞赏,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