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禄食愧曹司,疋马朝朝暮暮时。
未老乾坤还有待,多情鸥鹭谩相疑。
熟思吏隐真奇事,敢说山灵是故知。
何处落花随雨点,也应催我送春诗。
年来禄食愧曹司,疋马朝朝暮暮时。
未老乾坤还有待,多情鸥鹭谩相疑。
熟思吏隐真奇事,敢说山灵是故知。
何处落花随雨点,也应催我送春诗。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反思与感慨,以及对自然界的亲近之情。首句“年来禄食愧曹司”,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在官场中所获得的俸禄感到惭愧,可能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并未真正尽职尽责,或是对于官场的复杂有所不满。接着,“疋马朝朝暮暮时”描述了诗人每日往返于官府的忙碌生活,形象地展现了公务的繁重。
“未老乾坤还有待,多情鸥鹭谩相疑”两句,诗人以“未老乾坤”自喻,表达了自己虽未到老年,但对天地间的事物仍有期待和好奇。同时,通过“多情鸥鹭”的比喻,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喜爱和向往,即使鸥鹭对他有所疑惑,也未能减弱他对自然的深情。
“熟思吏隐真奇事,敢说山灵是故知”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与隐居生活的思考。他认为官场生活与隐居生活都是奇特的经历,而山灵(自然界的神灵)则是他的老朋友,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感和内心的宁静。
最后,“何处落花随雨点,也应催我送春诗”以落花随雨点飘落的情景,象征着春天即将过去,同时也激发了诗人创作的灵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创作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明代文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道人栖碧山,云居在空曲。
十年海潮音,利物缘已熟。
更寻妙高顶,超然具幽筑。
古木插空青,寒筠抱岩绿。
时携贝叶书,步入深林读。
云衣冷萧条,静对含烟玉。
客来境非喧,客去境自足。
宵眠护禅虎,昼引衔花鹿。
庵中三昧语,药我贪瞋毒。
何当脱双凫,藜杖追高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