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向陶轮问夙因。石泉槐火又争新。
何缘沧海不生尘。
忺摘残花红欲泪,怒生芳草碧为茵。
那知同是可怜春。
谁向陶轮问夙因。石泉槐火又争新。
何缘沧海不生尘。
忺摘残花红欲泪,怒生芳草碧为茵。
那知同是可怜春。
这首《浣溪纱》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的诗人金兆蕃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充满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感慨。
首句“谁向陶轮问夙因”,以陶轮象征时间的流转,引出对生命起源的深思。接下来,“石泉槐火又争新”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泉水潺潺,槐树燃起新的生机,展现出自然界的更新换代。紧接着,“何缘沧海不生尘”一句,借大海之广阔,表达对世间纷扰和变迁的无奈与感慨。
“忺摘残花红欲泪,怒生芳草碧为茵”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残花虽已凋零却仍带泪红,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美丽;而新生的芳草则以碧绿的茵毯铺满大地,展现生命力的顽强与蓬勃。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春日里既有哀愁也有希望的复杂情感。
最后,“那知同是可怜春”一句,点明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叹,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珍惜与惋惜之情。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海面清风万里宽,偶来知已脱尘关。
自嗟客世无虚日,却被斜阳占尽山。
海鸟不来青嶂静,渔师归去暮江闲。
从来云水有期约,直待功成是厚颜。
蓬海移春,卿云约月,庆传王母骖鸾。
九仙福地,不减玉龟山。
况是莱儿绣斧,都衬得、彩舞斓斑。
瑶觞举,平反一笑,功行足三十。木天。
来瑞节,行封两国,宫锦蝉联。
更孙枝满座,兰畹芝田。
中诏肩舆上殿,称万寿,椒掖欢颜。
黄钟数,从新九九,巧历演长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