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沙为席石为幢,歇马呼船夜渡江。
双桨烟迷青草溆,九宵月傍绿芸窗。
门前题字过丹穴,客里逢春覆玉缸。
觅尔深山读书处,幽居长羡鹿门庞。
平沙为席石为幢,歇马呼船夜渡江。
双桨烟迷青草溆,九宵月傍绿芸窗。
门前题字过丹穴,客里逢春覆玉缸。
觅尔深山读书处,幽居长羡鹿门庞。
此诗描绘了一幅夜晚渡江的宁静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独特景致与内心情感。
首句“平沙为席石为幢”以“席”和“幢”比喻平沙与岩石,形象地描绘了渡江前的准备场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重的氛围。接着“歇马呼船夜渡江”,点明了行动的开始,夜晚的渡江更添了几分神秘与孤寂。
“双桨烟迷青草溆,九宵月傍绿芸窗”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双桨划破水面的动态美与月光洒在绿窗上的静态美相结合,营造出一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画面,展现了夜晚江面的独特魅力。
“门前题字过丹穴,客里逢春覆玉缸”则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旅途中偶遇的温馨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与感慨。
最后,“觅尔深山读书处,幽居长羡鹿门庞”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李子田太史的深切怀念,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之美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渡江过程中的景物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生活的深刻感悟。
大横山界县东南,兹山正南亦其尾。
妄名以岱拟东岳,撼山之宗笑尔蚁。
童童草荒顶积潦,蕨无一掬况复䔇。
今秋五阅月不雨,著足嚣尘扇长颹。
环滁皆山南人矜,此居北方亦太菲。
上上十里古禅林,舆屩磨沙夫自唏。
禅林傍墩曰仙居,石不解触云叆叇。
下哉聊舍大柳树,树忽飘零人去伟。
五代用武艺祖来,擒将滁门摧巨虺。
水何清清山徒高,欧阳之谈吁僾俙。
于今平世客偶过,驿馆几陈滑书棐。
寒风一之日觱发,深夜逼人赋山鬼。
此间且苦旱无衣,岁何以卒腓百卉。
去险即平境则殊,人孑我余得又几。
馆虽不张幕与帷,吾能饮乎醉乐岂。
《由定远上岱山铺宿滁之大柳树驿》【清·朱筠】大横山界县东南,兹山正南亦其尾。妄名以岱拟东岳,撼山之宗笑尔蚁。童童草荒顶积潦,蕨无一掬况复䔇。今秋五阅月不雨,著足嚣尘扇长颹。环滁皆山南人矜,此居北方亦太菲。上上十里古禅林,舆屩磨沙夫自唏。禅林傍墩曰仙居,石不解触云叆叇。下哉聊舍大柳树,树忽飘零人去伟。五代用武艺祖来,擒将滁门摧巨虺。水何清清山徒高,欧阳之谈吁僾俙。于今平世客偶过,驿馆几陈滑书棐。寒风一之日觱发,深夜逼人赋山鬼。此间且苦旱无衣,岁何以卒腓百卉。去险即平境则殊,人孑我余得又几。馆虽不张幕与帷,吾能饮乎醉乐岂。
https://shici.929r.com/shici/wjEUkgk3A.html
春云作泥花作土,客子远家十日雨。
刺船问友城东门,鱼市晓鯹河水浑。
主人居庐颜色悴,积潦盈阶苔满地。
一砖得就墙阴看,上有咸和四年字。
质如石重棱矩方,盈尺不足盈咫强。
薶沈既深于性静,薜暴不著其工良。
主人昨客临溪水,日有永安山在几。
耕人堀地侵土龙,邻叟分诒共石髓。
我闻晋陶久不全,南宋仅剩保母砖。
交螭方壶地下破,兴宁宝刻人间传。
是砖后出与为二,能记仓黄渡江事。
四郊不垒苏冠军,百甓定运陶刺吏。
烧砖志年谋亦周,千龄卧听松梧秋。
谁怜衣襦仍发冢,亦有牧竖来登丘。
余不亭高山鬼睇,薜荔女萝知几世。
谁能更觅沈约坟,我欲再补石柱记。
主人枕届复食贫,吊鹤不至啼鸟驯。
歌诗已废蓼莪句,砖土正待烧砖人。
嗟我将为粤行客,归期遥指江枫赤。
且留铜雀香姜材,换取梅花蕉叶石。
《和坤一咸和四年砖歌》【清·万光泰】春云作泥花作土,客子远家十日雨。刺船问友城东门,鱼市晓鯹河水浑。主人居庐颜色悴,积潦盈阶苔满地。一砖得就墙阴看,上有咸和四年字。质如石重棱矩方,盈尺不足盈咫强。薶沈既深于性静,薜暴不著其工良。主人昨客临溪水,日有永安山在几。耕人堀地侵土龙,邻叟分诒共石髓。我闻晋陶久不全,南宋仅剩保母砖。交螭方壶地下破,兴宁宝刻人间传。是砖后出与为二,能记仓黄渡江事。四郊不垒苏冠军,百甓定运陶刺吏。烧砖志年谋亦周,千龄卧听松梧秋。谁怜衣襦仍发冢,亦有牧竖来登丘。余不亭高山鬼睇,薜荔女萝知几世。谁能更觅沈约坟,我欲再补石柱记。主人枕届复食贫,吊鹤不至啼鸟驯。歌诗已废蓼莪句,砖土正待烧砖人。嗟我将为粤行客,归期遥指江枫赤。且留铜雀香姜材,换取梅花蕉叶石。
https://shici.929r.com/shici/MBx7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