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得从前字字非,临岐无泪可沾衣。
碧天云尽都如洗,不碍衡阳春雁飞。
悟得从前字字非,临岐无泪可沾衣。
碧天云尽都如洗,不碍衡阳春雁飞。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衡阳曾生万里问奇实无奇可问也于其归口占赠之(其二)》。诗中表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过去的反思。
首句“悟得从前字字非”,意味着诗人已经认识到过去的想法和行为并非完全正确或有价值,这体现了对自我认知的深入反省。接着,“临岐无泪可沾衣”则描绘了在人生岔路口面对选择时的平静与淡然,不再为过往的遗憾或错误而流泪,展现出一种超脱的情感状态。
“碧天云尽都如洗”一句,以蓝天白云的纯净比喻心灵的洗涤,暗示通过深刻的自我反思和领悟,心灵得到了净化,如同天空一般清澈。最后,“不碍衡阳春雁飞”则以衡阳的春雁自由飞翔的形象,象征着即使心灵经过洗礼,也能保持自由和乐观的态度,继续前行,不受过去束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积极展望,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智慧。
穆满当年物外程,电腰风脚一何轻。
如今纵有骅骝在,不得长鞭不肯行。
国有乾坤大,王今叔父尊。
剖符来蜀道,归盖取荆门。
峡险通舟过,江长注海奔。
主人留上客,避暑得名园。
前后缄书报,分明馔玉恩。
天云浮绝壁,风竹在华轩。
已觉良宵永,何看骇浪翻。
入期朱邸雪,朝傍紫微垣。
枚乘文章老,河间礼乐存。
悲秋宋玉宅,失路武陵源。
淹薄俱崖口,东西异石根。
夷音迷咫尺,鬼物傍黄昏。
犬马诚为恋,狐狸不足论。
从容草奏罢,宿昔奉清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