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径竹交加,山厨云半遮。
主人开草阁,留客饭松花。
榻静鸟窥帙,檐喧蜂放衙。
鹿门妻子在,应许共移家。
野径竹交加,山厨云半遮。
主人开草阁,留客饭松花。
榻静鸟窥帙,檐喧蜂放衙。
鹿门妻子在,应许共移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乡村生活画卷。首联“野径竹交加,山厨云半遮”以竹径与山厨的自然景象开篇,竹子交织成路,山厨被云雾半掩,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神秘的氛围。接着,“主人开草阁,留客饭松花”两句,主人热情地邀请客人到草阁中用餐,餐食是松花,既体现了主人的朴实与好客,也暗示了食物的清雅与自然。
“榻静鸟窥帙,檐喧蜂放衙”则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室内的宁静与室外的热闹。鸟儿悄悄窥视书架,似乎对知识充满好奇;而屋檐下的蜜蜂忙碌地采蜜,一片繁忙景象。这种动静结合的描写,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鹿门妻子在,应许共移家”表达了主人对远方朋友的邀请,希望他能加入自己的生活,共享宁静与和谐。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水西楼,城北路。渔唱起烟浦。
楼外青山,山外夕阳补。
楼前几扇疏蓬,一枝横竹,又翻出、滨洲新谱。
月华吐,此境绝少人知,除非问鸥鹭。
鬲指声清,圆沙梦难作。
分明镂雪团香,搓酥滴粉,便贳酒、旗亭应赌。
最销魂、陌头杨柳,登楼倦听啼鸟。
踏青人去天涯远,闲煞故园芳草。乡梦悄。
怅别后湖山,谁放穿花棹。湔裙正好。
怕南浦烟迷,西郊雨过,凉逗凤鞋小。
春归早,绿偏斜阳古道。旧游回首都杳。
东风不把离怀剪,吹起乱愁多少。愁未了。
叹百结回肠,曲似炉香袅。流光暗恼。
恼燕子衔来,相思一点,红豆为伊老。
树敛残阳。正蝉鸣高柳,燕返雕梁。
紫兰围石磴,红藕近匡床。冰簟滑、葛衣凉。
记相共徜徉。倾一樽、花前独酌,吊古兴亡。
追忆往事堪伤。恸修文人去,云路茫茫。
苔痕疑鹤籀,萤火似燐光。回首处、泪沾裳。
叹三径全荒。纵再对、良辰美景,益断愁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