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三百里,倒浸明月光。
际此天宇廓,泯然秋夜长。
仙风吹我来,一苇乘虚杭。
沙边洲渚白,水面菰芦凉。
哀鹤叫其群,露下如清霜。
是时宵已半,河汉流未央。
潮生螳螂川,影动牂牁江。
神光眩金碧,俯见鱼龙藏。
寒波益浩荡,孤艇随低昂。
回帆面城郭,思彼汉武皇。
凿池教水战,遂辟西南疆。
当时万余里,两水遥相望。
相望不可见,古意愁茫茫。
滇池三百里,倒浸明月光。
际此天宇廓,泯然秋夜长。
仙风吹我来,一苇乘虚杭。
沙边洲渚白,水面菰芦凉。
哀鹤叫其群,露下如清霜。
是时宵已半,河汉流未央。
潮生螳螂川,影动牂牁江。
神光眩金碧,俯见鱼龙藏。
寒波益浩荡,孤艇随低昂。
回帆面城郭,思彼汉武皇。
凿池教水战,遂辟西南疆。
当时万余里,两水遥相望。
相望不可见,古意愁茫茫。
《夜泊滇池》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滇池畔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与想象。诗人以“滇池三百里,倒浸明月光”开篇,将滇池的广阔与月光的清澈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际此天宇廓,泯然秋夜长”,进一步渲染了夜色的深邃与时间的悠长,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仙风吹我来,一苇乘虚杭”两句,运用浪漫的笔触,想象自己在仙风的引领下,乘坐着轻盈的小舟,在夜色中自由航行,既展现了诗人的超脱之感,也暗示了对自由与超凡境界的向往。
接下来的“沙边洲渚白,水面菰芦凉”,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描绘了岸边与水面上的景象,白沙滩、洲渚、菰芦,以及凉爽的水面,构成了一幅宁静而清新的画面。同时,通过“哀鹤叫其群,露下如清霜”一句,诗人巧妙地融入了自然界的声响与季节的变化,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且富有生命力。
“是时宵已半,河汉流未央”则点明了时间的流逝,夜已过半,银河依旧明亮,暗含着对时间与宇宙奥秘的思考。随后,“潮生螳螂川,影动牂牁江”两句,通过描绘水面上的动态景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生命的活力与变化。
“神光眩金碧,俯见鱼龙藏”则将视线转向水底,通过“神光”与“金碧”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瑰丽的海底世界,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鱼龙潜藏的生机与力量。最后,“寒波益浩荡,孤艇随低昂”两句,以寒波的浩荡与孤艇的随波逐流,再次强调了自然界的壮阔与个人的渺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孤独的深刻体验。
“回帆面城郭,思彼汉武皇”则是诗人情感的转折,由自然景观的描绘转而联想到历史人物,表达了对古代帝王开拓疆土、治理国家的敬仰之情。最后,“凿池教水战,遂辟西南疆。当时万余里,两水遥相望。相望不可见,古意愁茫茫”几句,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过去辉煌与现今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历史长河中那些无法触及的过往的深深怀念。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不仅展现了滇池夜色的美丽与宁静,也蕴含了对自然、历史、人生等多个层面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魅力的佳作。
花香馥郁。正春色平中,海筹添屋。
金马清才,玉麟旧守,帝遣暂临江国。
冠盖光生南楚,川岳灵钟西蜀。
堪羡是,有汪洋万顷,珠玑千斛。听祝。
愿多寿,多福多男,溥作苍生福。
碧柳绯桃,锦袍乌帽,辉映颜朱鬓绿。
早见鹤楼风采,归掌鸾坡机轴。
百岁里,庆团长似,冰轮满足。
窗涵月影,瓦冷霜华,深院重门悄。画楼雪杪。
谁家笛、弄彻梅花新调。寒灯凝照。
见锦帐、双鸾翔绕。当此时、倚几沉吟,好景都成恼。
会过云山烟岛。对绣襦甲帐,亲逢一笑。人间年少。
多情子、惟恨相逢不早。如今见了。
却又惹、许多愁抱。算此情、除是青禽,为我殷勤报。
东篱残醉,过溪来、閒访黄花消息。
小院高楼门半掩,细雨阑干吹笛。
侧帽狂呼,搊筝缓唱,翠袖偎人立。
欲前还止,此中何处佳客。
却是许掾王郎,风流年少,烂醉金钗侧。
十载扬州春梦断,薄倖青楼赢得。
遍插茱萸,山公老矣,顾影颠毛白。
凭高惆怅,暮云千里凝碧。